"明月多情应笑我":明月若是有感情应该会嘲笑我,
# 多情应笑我: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柔情。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我如今":嘲笑我如今的样子。
"辜负春心":辜负了大好春光,
# 春心:指春日景色引发出的意兴和情怀。《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
"独自闲行独自吟":独自一人悠闲地走着,独自一人低声吟唱。
# 吟:唱。,闲行:漫无目的地前行。
"近来怕说当时事":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
# 怕:不敢。
"结遍兰襟":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 兰襟:芬芳的衣襟。比喻知心朋友,知己。
"月浅灯深":月光凄浅,灯光暗淡,
# 深:暗淡。,浅:凄浅。
"梦里云归何处寻":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 寻:追寻。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怀词,主题围绕着感伤怀旧与孤独寂寞展开。作品以明月为引子,开启对自身现状的感怀。上阕中,词人借明月多情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落魄,“辜负春心”体现出对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悔恨,“独自闲行独自吟”则将这种孤独具象化。下阕着重于对往昔的怀念,“近来怕说当时事”暗示过去的经历可能包含着痛苦或遗憾,“结遍兰襟”说明曾经有过丰富的社交与情感交流,但如今都已消逝。“月浅灯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惆怅的氛围,“梦里云归何处寻”表达出对往昔美好事物不可再得的深深失落感。整首词通过对自身情绪和周围环境的描写,深刻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感伤与对往昔的怀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明月多情应笑我”,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说明月多情会嘲笑自己,使明月这一意象更生动,同时借明月之“笑”,强化自身孤独、失落之感。化用:“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化用了晏几道《清平乐》中的“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纳兰性德巧妙化用,以月、灯、梦、云几种意象组合,使得意境幽深,感情如自然流露,缠绵而富有回味。
3. 分段赏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开篇词人将明月拟人化,明月仿佛是一个多情的旁观者,嘲笑词人当下的状态。“笑我如今”直接点明这种自我嘲笑着面对自己的现状。“辜负春心”中“春心”可理解为美好的向往或时光,表明自己虚度了美好的时光。“独自闲行独自吟”通过两个“独自”,生动地刻画出词人形单影只、孤独寂寞的形象,他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只能在闲庭信步中自我吟唱,这种孤独感油然而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近来怕说当时事”表明词人对过去的事情有着难以言说的痛苦或遗憾,也许是曾经的理想破灭,也许是曾经的人际关系破裂等原因。“结遍兰襟”表示曾经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兰襟”象征美好的友情。然而,“月浅灯深”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幽微、黯淡的氛围,与曾经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梦里云归何处寻”则是词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忆,那些如云朵般美好的回忆在梦中都难以寻觅,表达出词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如今的失落惆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笔触极为细腻,上片将纳兰性德低沉黯然的心境展露无遗,同时巧妙烘托出他怅然若失的复杂心态。从“辜负”“闲行”“独自”等词语中,我们不难窥探出纳兰性德内心深处的寂寥与百无聊赖。他仿佛置身于无人理解的孤独之境,只能独自浅吟低唱,抒发心中那份无人能懂的落寞。
上一篇:清·江世铨《题画》
下一篇: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