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

朝代:清作者:柳亚子浏览量:3
fèn
zhēn
fáng
jué
wéi
rěn
tái
xǐng
yǎn
kàn
qún
shī
měi
xīn
jiàn
yáng
xióng
sòng
quàn
jìn
hái
chuán
ruǎn
yǒu
hóu
néng
zuò
rán
shǔ
chéng
shí
xiāo
lái
zuò
wáng
qín
mèng
běi
shēng
zhōng
shì
shī

译文

我心中的愤怒恐怕真要冲绝大地了,冷静地觑看那一群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小人。美化新朝王莽的已有扬雄的文赋,为司马昭捧场的还有阮籍的劝进词。哪有猴子能当皇帝的事?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居然连死老鼠也乘机跳了出来作祟害人。晚上做梦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希望不要不忘记誓师北伐。

逐句剖析

"孤愤真防决地维":我心中的愤怒恐怕真要冲绝大地了,

# 地维:神话中指系地的大绳。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有四角,是用绳索维系起来的。

"忍抬醒眼看群尸":冷静地觑看那一群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小人。

"美新已见扬雄颂":美化新朝王莽的已有扬雄的文赋,

# 美新已见扬雄颂:西汉末年,王莽夺取刘汉政权,建立“新”朝,当时的作家扬雄为了取悦王莽,上《剧秦美新》一文,批评秦朝,赞美新朝。这与杨度等人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组织“筹安会”,发表宣言、文章,放肆地为袁复辟帝制大造舆论,很有相似之处。

"劝进还传阮籍词":为司马昭捧场的还有阮籍的劝进词。

# 劝进还传阮籍词:魏元帝曹奂见司马昭势力过大,被迫让位,司马昭假装推辞不受。司空郑冲禀承意旨,率百官劝进,劝进词是请文学家阮籍写的。

"岂有沐猴能作帝":哪有猴子能当皇帝的事?

# 沐猴:沐猴,即猕猴。《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就是说猴子戴上人的帽子。

"居然腐鼠亦乘时":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居然连死老鼠也乘机跳了出来作祟害人。

# 腐鼠:这是庄子对惠子讲的一段寓言:鸱鸮得到一只腐坏的死老鼠,忽见鹓雏从头上飞过,生怕鹓雏抢走他的腐鼠,于是“仰而视之曰:‘吓!’”, 语见《庄子·秋水》。这里用腐鼠比喻杨度、刘师培等人,责骂他们乘时而起为袁世凯称帝捧场。

"宵来忽作亡秦梦":晚上做梦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

# 亡秦:本指历史上推翻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这里借喻打倒袁世凯。

"北伐声中起誓师":希望不要不忘记誓师北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孤愤》是近现代柳亚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开篇首联,诗人便直陈内心孤愤之深,那愤懑如汹涌暗流,几乎要冲破天地间的秩序。颔联则深入剖析孤愤缘由,借扬雄、阮籍之事,痛斥为反动势力摇旗呐喊之人,揭露他们的丑恶行径。颈联中,诗人以轻蔑之态看待时局,用“沐猴”“腐鼠”等形象,辛辣嘲讽倒行逆施的袁氏集团,尽显鄙夷。尾联笔锋一转,诗人展望光明前景,坚信反动倒退之路必亡,北伐正义之举必胜。整首诗气势高昂,情感浓烈,巧妙用典,对仗精巧。同时,双关手法的运用更是别具匠心,字里行间意蕴悠长,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著名诗人

柳亚子(1887~1958),近代政治家、诗人。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庐;又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人。清末诸生,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创办并主持南社。入民国后担任过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和宣传功能,诗风高歌慷慨,富有革命激情,悲壮雄健。其论诗崇尚唐音,反对宋诗派之“同光体”。亦工词,风格近辛弃疾、刘克庄。柳亚子的散文在早年颇负盛誉,其作品大都是“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民体文字。著有《南社纪略》《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915年(民国四年),柳亚子创作此诗。1912年,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后,便疯狂推行独裁统治,甚至妄图复辟帝制、登基称帝。彼时,袁世凯的美国顾问古德诺抛出《共和与君主论》,大肆鼓吹在中国恢复君主制。紧接着,杨度、刘师培等人组成筹安会——这个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接连发布通告与宣言,与古德诺一唱一和。更有甚者,全国请愿联合会这类组织也应运而生,他们不遗余力地为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柳亚子义愤填膺,遂以这首诗对这些丑态百出的行径予以无情嘲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中借共工触山等典故及扬雄、阮籍之事,借古喻今,辛辣讽刺了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及其追随者,展现了诗人北伐讨袁的坚定决心,坚信反动势力必被人民唾弃,体现出时代爱国人士的共同义愤,充满强烈的时代精神。

2. 写作手法

用典:“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决地维”巧用《列子·汤问》中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象征天崩地裂的巨变。诗人以“决地维”比喻对袁世凯复辟的愤怒如火山喷发,几乎要震裂大地。“真防”二字强调愤懑的不可遏制,凸显革命者的刚烈气魄。比喻:“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诗人以“沐猴”喻指袁世凯之流,讽刺其妄图称帝却徒具其表、不自量力,如同《史记》中“沐猴而冠”所描绘的那般滑稽。以“腐鼠”比喻那些趁机得势的小人,他们如庄子笔下的鸱鸟,把腐鼠当作宝贝。同时,“岂有”“居然”两个虚词强化语气,就像杜甫在《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里“自”“空”二字传达出的惋惜与感慨一样,这里强烈表达出诗人对袁世凯及其追随者的极度鄙夷与不屑。

3. 分段赏析

“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起笔,直言心中的孤愤强烈到仿佛要冲破大地的根基(“决地维”)。这里的“孤愤”并非一己之私愤,而是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等行径的愤怒,以及对诸多趋炎附势之人的不齿。“忍抬醒眼看群尸”进一步强调,在这黑暗的世道中,诗人虽清醒却无奈,不得不面对那些如行尸走肉般为反动势力卖命之人,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乱象的愤懑与痛苦。“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此联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扬雄作《剧秦美新》歌颂王莽新朝,这里指代那些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唱赞歌的文人;阮籍曾写劝进表,暗指当下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制造舆论之人。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深刻地揭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其追随者为虎作伥、阿谀奉承的丑态,对这些丧失气节之人予以严厉批判,笔锋犀利,入木三分。“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诗人运用比喻,以“沐猴”讽刺袁世凯之流妄图称帝的不自量力与虚有其表,以“腐鼠”比喻那些趁机得势的反动小人。“岂有”和“居然”两个词强化了语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袁世凯及其追随者的极度蔑视,认为他们不过是跳梁小丑,在历史的洪流中终究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得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鄙夷之情。“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尾联展现出诗人的豪情与壮志。“亡秦梦”借用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的典故,表明诗人渴望像推翻暴秦那样,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北伐声中起誓师”则描绘出诗人在梦中都能看到北伐的场景,军队在激昂的号角声中誓师出征,体现出诗人对讨伐袁世凯、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以及为实现正义、扫除反动势力而勇往直前的决心,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中六处用典,借古抒怀,意随笔到,贴切自如,毫无晦涩、板滞之弊。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退休教授诸天寅《中国诗学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下一篇:清·曹雪芹《赞林黛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