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jiā

朝代:清作者:郑板桥浏览量:3
mèng
yáng
zhōu
biàn
便
xiǎng
dào
yáng
zhōu
mèng
shì
suí
绿
liǔ
kān
yān
suǒ
cháo
sān
gēng
guā
yuè
huāng
shí
hóng
qiáo
huǒ
gèng
hóng
xiān
lěng
dàn
chéng
yuán
yīng
táo
xiàng
jiāng
cūn
duǒ
shàng
jiāng
lóu
yǒu
shī
rén
mǒu
mǒu
jiǔ
rén
huā
jìng
xīn
diǎn
zhuì
shā
ōu
yǒu
xián
gōng
jiāng
bái
tóu
gōng
zuò
zhé
yāo
rén
jiāng
zuǒ

译文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什么时候能够,在江边的楼阁中安卧。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逐句剖析

"我梦扬州":我思念故乡扬州,

"便想到扬州梦我":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

# 隋堤:隋堤:隋炀帝开凿运河时所建,所以称隋堤。

"不堪烟锁":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

# 瓜步月:瓜步山。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南北朝时曾经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是被北魏太武帝击败,后北魏拓跋焘反攻刘宋,十月从黄河北岸出兵,连续击溃宋军多路主力,十二月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雨荒十里红桥火":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

# 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

# 不成:不像。,冷淡:不浓艳;素净淡雅。

"樱桃颗":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何日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

"江村躲":以归隐江村,

"何日上":什么时候能够,

#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江楼卧":在江边的楼阁中安卧。

"有诗人某某":与诗朋吟和,

"酒人个个":同酒友对酌。

# 酒人:好酒的人。

"花径不无新点缀":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

#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沙鸥颇有闲功课":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

# 功课:借指每日必做的事情。这里是调侃。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

#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

"将毋左":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 左:违背,不合。,将毋:表示选择的疑问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思乡》是清代郑板桥的作品。他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思乡长卷。上阕以深情的追忆为墨,描绘扬州如诗画般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浸润着词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下阕则笔锋一转,由思乡之情引发出强烈的归隐渴望,生动描绘出重返扬州生活的美好愿景。结尾,词人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呼喊出与现实社会相悖逆的心声,将“思家”这一主题推向情感高潮。全词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真挚的情感力量。语言亲切自然,如临其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思乡怀人的词。词中描写扬州隋堤绿柳、瓜步潮月、红桥烟雨、樱桃等景,想象归乡后与友人饮酒、江楼闲卧等生活。表达对扬州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强烈情感。

2. 写作手法

拟人:“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一句,作者将扬州拟人化,赋予其“梦我”的行为,仿佛扬州也像人一样思念着作者,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扬州的深切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满江红·思家》上片起笔“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别出心裁,似奇峰突兀。借拟人之法,倾诉对第二故乡的眷恋。词句质朴自然,却充满奇思妙想。随后几句铺陈扬州胜景,“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道尽扬州首屈一指的景致。隋堤为隋朝开渠时修筑,堤畔垂柳成荫。“不堪”二字,既勾勒出堤边水汽氤氲、烟雾笼罩之态,又展现出柳枝繁茂、随风轻摆之姿。“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对仗精妙,含蓄悠远,堪称佳句。瓜步山临江而立,与南京隔江相望,虽不在扬州城内,却以其代指扬州周边风物,尽显扬州的深厚历史底蕴。红桥坐落于扬州城西北二里处,雕梁画栋绵延十余里,四周荷香沁脾、柳色葱茏,乃扬州的繁华游乐之地。这两句绘景生动,意境绝美。下片畅想日后归居扬州的生活图景。开篇两个“何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归乡的迫切渴望。“江村躲,江楼卧”凸显出返乡后悠然闲适的隐居生活,也从侧面流露出对当下官场生涯的厌烦。“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描绘出即便隐居,仍与文人雅士、酒友知己往来,过着洒脱不羁的生活。这种生活在繁花点缀小径、沙鸥自在翱翔的美景衬托下,更添诗意。一番逍遥生活的畅想后,以“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的喟叹收尾。意为:我这为生计奔波的白发之人,做这样的打算,大概不会错吧?此句以设问收束,答案不言而喻,从侧面宣泄出对官场的不满,饱含无限激愤。两年后,时年六十一岁的他,决然辞官,前往扬州以卖画为生。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作以思乡情愫贯穿始终,上阕追忆扬州城的旖旎风光,下阕勾勒未来于扬州的生活图景。词人在往昔的美好追忆与未来的惬意憧憬中,委婉含蓄地否定了当下黑暗压抑的仕途境遇,遣词用句颇具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淋漓酣畅,色舞眉飞。每下一字,如生铁铸成,不可移易,真一代奇才。

清陈廷焯《云韵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酒泉子·谢却荼蘼》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