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īng
huà
zhì
gāo
yóu
jué

朝代:清作者:郑燮浏览量:3
yān
suō
shuǐ
yún
xié
yàng
chuán
ér
mào
yàng
mài
qīng
qián
jiǔ
luàn
tān
bǎi
xiān

译文

身披烟雨中的蓑衣、头戴斗笠,居住在水云之间,像鞋子模样的小船,像帽子模样的居所。卖掉鱼换来铜钱,买得了酒,随意摊开荷叶,摆放着鲜鱼。

逐句剖析

"烟蓑雨笠水云居":身披烟雨中的蓑衣、头戴斗笠,居住在水云之间,

"鞋样船儿帽样庐":像鞋子模样的小船,像帽子模样的居所。

"卖取青钱沽酒得":卖掉鱼换来铜钱,买得了酒,

"乱摊荷叶摆鲜鱼":随意摊开荷叶,摆放着鲜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是清代郑燮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收录于《板桥全集》。诗中首句描绘渔民的居住环境,次句以比喻写渔船和居所,“后两句展现渔家卖鱼沽酒的生活场景。全诗通过水乡渔家生活的刻画,体现市井烟火气,是郑燮关注世俗百态风格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组诗创作于郑燮往返兴化与高邮的时期。兴化和高邮同属扬州府管辖,两地河流交错纵横的地理特点,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诗中“迂曲”一词,既描绘了水路蜿蜒曲折的形态,也隐含着诗人观察社会人情时所持的委婉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渔家生活诗。介绍了从兴化到高邮所见的水乡渔家生活,描绘了渔民的居所、渔船及卖鱼沽酒的场景,体现出渔家生活的鲜活,营造出质朴的生活氛围,表达了对渔家生活的喜爱。

2. 写作手法

比喻:“鞋样船儿帽样庐”把渔船比作鞋的样子,把居所比作帽子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渔家船和庐的小巧形态,展现水乡特有的生活场景。白描:“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渔民卖鱼换钱买酒,将鲜鱼随意摊在荷叶上的画面,不加修饰,直白展现渔家生活的市井气息。

3. 分段赏析

“烟蓑雨笠水云居”:“烟蓑雨笠”写出渔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烟雨中劳作的形象,“水云居”点明其居住在水云之间,描绘出渔家与自然相融的居住环境,透着一股质朴的水乡气息,让读者感受到渔民生活的底色。​“鞋样船儿帽样庐”:“鞋样船儿”“帽样庐”用生活化的比喻,写出渔船像鞋子般小巧、居所像帽子般精致的特点,既形象又通俗,凸显了水乡渔家生活设施的独特,充满生活趣味。​“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卖取青钱沽酒得”写渔民卖掉鱼换来铜钱,再用铜钱买酒,展现其生活的日常循环;“乱摊荷叶摆鲜鱼”描绘把鲜鱼随意摊在荷叶上的场景,“乱摊”一词显露出随性自然,荷叶的清新与鲜鱼的鲜活相映,充满市井烟火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张问陶《望太白山》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