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guì
lín
shuò
jiāng
zhì
xīng
ān

朝代:清作者:袁枚浏览量:3
jiāng
dào
xīng
ān
shuǐ
zuì
qīng
qīng
shān
shuǐ
zhōng
shēng
fēn
míng
kàn
jiàn
qīng
shān
dǐng
chuán
zài
qīng
shān
dǐng
shàng
xíng

译文

江水流到兴安时水最清澈,青山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水中生长出来的。清楚地看见了青山的顶部,小船就像是在青山的山顶上滑行一般。

逐句剖析

"江到兴安水最清":江水流到兴安时水最清澈,

"青山簇簇水中生":青山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水中生长出来的。

# 簇簇:丛列成行的样子。

"分明看见青山顶":清楚地看见了青山的顶部,

# 分明:清楚。

"船在青山顶上行":小船就像是在青山的山顶上滑行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从桂林乘船逆漓江而上,于兴安江面所见的山水景致。首句着眼于兴安江水的清澈;次句勾勒出青山环抱、倒映水中的画面。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展现船行江上似在山顶穿梭的奇妙错觉,既凸显江水澄澈、山势峻峭,又为画面增添奇幻色彩。全诗以清新笔触,绘就兴安江畔的绝美风光,尽显自然景色的奇趣与和谐。袁枚通过对漓江清澈平静、两岸秀丽风景的生动刻画,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对这方山水的由衷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诗人自桂林乘舟逆漓江前往兴安途中,所见的漓江山水之景。展现了兴安江水的清澈,青山簇拥、倒映水中的画面,以及船行似在青山顶上行的奇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漓江秀丽风光的赞叹。

2. 分段赏析

开篇“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诗人以细腻笔触,绘出一幅清逸的漓江山水图。江水至兴安段,澄澈如镜,平缓开阔的江面宛如一块巨大的天然画布,将丛列成行的青山清晰倒映其中,远远望去,青山仿若从水中破土而出,蓬勃生长,充满盎然生机。后两句“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堪称神来之笔。因江水的极致清澈与平静,诗人乘船前行时,眼中所见,竟是水中清晰映照出的青山顶,这奇妙景象,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小船并非在江面上行驶,而是于青山的顶端悠然穿梭。此二句不仅将漓江山水的清奇秀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以独特视角,凸显了江水的澄澈、平静,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沉醉于这如梦似幻的漓江风光之中。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简洁笔触勾勒画面,表意却深邃悠远。丰富意蕴藏于山水景致描绘间,诗人借景抒情不着痕迹,所抒之情真挚自然,读来极易触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梁启超《台湾竹枝词十首(其二)》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谒金门·风丝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