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惯天涯莫浪愁":已经习惯了天涯路远的奔波,没必要再添加无谓的忧愁,
# 浪愁:空愁,无谓地忧愁。宋杨万里《无题》:“渠侬狡狯何须教,说与旁人莫浪愁。”²漫:副词,休、莫、不要。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寒云衰草渐成秋":天又冷了,草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来临。
"漫因睡起又登楼":不要因为满心的愁绪醒来而又去登楼远眺。
# 漫:副词,休、莫、不要。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伴我萧萧惟代马":一生劳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马,
# 代马:北方所产之马。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曹植《朔风诗》:“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刘良注:“代马,胡马也。”寂寂:形容寂静。,萧萧:形容马嘶鸣声。
"笑人寂寂有牵牛":就连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话我的形单影只。
# 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此谓天上的牛郎尚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作者却难以与妻子团聚,故而这人间的“寂寂”连牛郎也为之发笑。,寂寂:形容寂静。
"劳人只合一生休":忧劳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 劳人:忧伤之人,这里为自指。《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高诱《淮南子》注:“‘劳,忧也。’‘劳人’即忧人也。”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是一首写行旅的词。这首词以自谦的笔调透露出对护卫生涯羁旅久矣的厌烦之情,尤以结句见长,抒发了满腹牢骚和愤懑之情及羁旅之劳。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奔波,身体和心灵都感到疲惫,再加上不得不与家人分开。这种相思郁结之情使纳兰饱受折磨,从而更加无聊地在没完没了的羁旅中苦苦挣扎。词中幽怨隐恨之情溢于言表,道出词人当时最为真实的怀念。
2. 写作手法
反语:“已惯天涯莫浪愁”,这句话一开始就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思考。词人对连年羁旅天涯深恶痛绝,在此故作反语。他劝诫自己:习惯分别就不需要随意怀愁。“莫浪愁”三字正好表明了自己是在“愁”,“莫”字不过是一种无力回天的慰藉。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下阕烘托出“愁”,并点明“愁”之原因。当词人在边疆执行任务时,仅有代地的战马陪伴他,因此给人一种“萧萧”的感觉”。“笑人寂寂有牵牛”在七夕这一天,天空中的牛郎与织女在天河欢聚一堂,无数的人们手牵手遥望,但诗人与他的妻子却发现自己身处不同的世界,难以团圆,这展现了词人孤独的心境,即使牛郎看到也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3. 分段赏析
上阕“已惯天涯莫浪愁”,这句话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词人对连年羁旅天涯深恶痛绝,在此故作反语。他劝诫自己:习惯分别就不需要随意怀愁。“莫浪愁”三字正好表明了自己是在“愁”,“莫”字不过是一种无力回天的慰藉。“寒云衰草渐成秋”看着这凄清的风景也不由得让人惆怅满目。“漫因睡起又登楼”建议还是继续睡觉,不要因为翻来覆去失眠而再次爬上小楼,这样可以避免遥望家乡,让心中充满更多的悲伤。纵然登楼远望,隔着千山万水也是不可能望得到灯下的妻子的。下阕烘“愁”,点“愁”的缘由。“伴我萧萧惟代马”,词人行役边塞,陪伴他的唯有代地的战马,故觉“萧萧”。“笑人寂寂有牵牛”,在七夕佳节这一天,天界的牛郎与织女在天河欢聚一堂,无数男女手牵手遥望,但遗憾的是,自己和妻子却发现自己身处不同的世界,无法与彼此团聚,表现词人有妻子不得陪伴的沉寂心情,即使是牛郎见到也忍不住要笑。此二句描绘了词人“寂寂”的心态意象鲜明,真实。周围唯马为伴,天空中牵牛含笑窥见,孤独落寞的心态便被形象刻画。最后一句中的“劳人只合一生休”实际上是一种抱怨的表达,揭示了词人内心的不满和抱怨。满篇牢骚和怨气,构成了全词创作的最高境界。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自谦的笔调透露出对护卫生涯羁旅久矣的厌烦之情,尤以结句见长,抒发了满腹牢骚和愤懑之情及羁旅之劳。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奔波,身体和心灵都感到疲惫,再加上不得不与家人分开。这种相思郁结之情使纳兰饱受折磨,从而更加无聊地在没完没了的羁旅中苦苦挣扎。词中幽怨隐恨之情溢于言表,道出词人当时最为真实的怀念。
上一篇:清·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下一篇:清·王敬之《转应曲·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