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jiàn

朝代:唐作者:韩偓浏览量:2
qiān
jīn
hàn
lián
shēng
xiào
cóng
jiào
xià
cài
qīng
xiān
shù
yǒu
huā
nán
wèn
zhǒng
xiāng
wén
zhī
míng
chóu
lái
jué
hóu
shòu
shuí
lián
zhǎng
qīng
xiǎo
dié
hóng
jiān
shū
hèn
fāng
biàn
便
qīng
qīng

译文

千金莫要吝惜,买下这如旱莲般的美人,她一笑便让下蔡之地的人都为之倾倒。仙树上开有奇花,却难以询问它的品种,御香散发气息,却不知它的名字。愁绪袭来,自觉喉咙似被哽塞,身形消瘦,有谁怜惜我舞掌轻盈。折叠小小的红笺,书写恨字,请你方便时为我寄给卿卿。

逐句剖析

"千金莫惜旱莲生":千金莫要吝惜,买下这如旱莲般的美人,

# 旱莲生:一作买娉婷。

"一笑从教下蔡倾":她一笑便让下蔡之地的人都为之倾倒。

"仙树有花难问种":仙树上开有奇花,却难以询问它的品种,

"御香闻气不知名":御香散发气息,却不知它的名字。

"愁来自觉歌喉咽":愁绪袭来,自觉喉咙似被哽塞,

"瘦去谁怜舞掌轻":身形消瘦,有谁怜惜我舞掌轻盈。

"小叠红笺书恨字":折叠小小的红笺,书写恨字,

"与奴方便寄卿卿":请你方便时为我寄给卿卿。

# 寄:一作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见》是唐末诗人韩偓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贵族女子的视角,通过“旱莲”“仙树”“御香”等意象,暗喻珍贵情谊与深宫孤寂,抒写其因相思而消瘦、以红笺寄情的缠绵愁绪。首联直白袒露对美人的热烈倾慕,起笔即渲染情思。颔联以“仙树花”“御香”设喻,写美人神秘难名,添爱慕里的朦胧怅惘。颈联用“歌喉咽”“舞掌轻”,从自身情状剖白相思愁苦,细节藏悲戚。尾联“红笺书恨”“寄卿卿”,以托笺寄情收束,痴绝与无奈尽在简洁举动中。全诗语言婉丽,意象华美而含蓄,典型体现晚唐闺怨诗的绮艳风格,是韩偓借女性口吻寄寓深情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以“千金”“旱莲”喻美人珍贵,“下蔡倾”化用宋玉典故,直抒愿掷千金博美人一笑的热忱,开篇便渲染爱慕之烈。颔联:“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以仙树奇花、御香无名,暗衬美人如世外仙品,风姿神秘高洁,既写美人之独特,亦隐含“可望不可即”的怅惘。颈联:“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笔锋一转写自身:愁绪哽塞歌喉,身形瘦如赵飞燕,却无人怜惜,将单恋的寂寥、相思的苦痛尽纳其中。尾联:“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以红笺书恨、托人寄情作结,“恨”藏深情,“卿卿”显亲昵,收束处余韵悠长,尽显哀怨与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意有馀而不及于亵,则风怀之作犹之可也。书妇人之言于雅什,不已卑乎?……此诗似三四佳,尾句太猥。

元方回《瀛奎律髓》

# 钟云:仔细可想。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杨孟载读李义山《无题》诗,谓托于臣不忘君之意,深惜其才之不遇。珽观致尧《偶见》诗,寓感良不浅,秾丽清婉,极其描写,莫以寻常艳诗目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艳不伤雅(“仙树有花”联下)。末句近俗。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何义门:三四可望而不可亲,故曰:“莫惜旱莲生”,寄语移步相近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涂《海棠图》

下一篇:唐·孙元晏《宋·乌衣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