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肤圆光致致":屐子小巧圆润,表面光滑精致,
# 圆光:妇女的脚掌。古代妇女缠足,故一般长六寸左右。,方:一作六。
"白罗绣屟红托里":白色罗绸绣成鞋面,红色料子做衬里。
# 托:一作花。
"南朝天子欠风流":南朝的天子不懂得真正的风流,
# 欠:一作事。,南朝天子:指南齐东昏侯萧宝卷。
"却重金莲轻绿齿":却看重潘妃金莲而轻视这绿齿屐子。
# 绿齿:此处指木屐。因每只木屐底部都钉有四颗铁钉,形似齿。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讽刺诗。描绘了屐子小巧圆润、光致精美,有着白罗绣面与红色衬里的模样。通过对屐子的描写,进而引出对南朝天子喜好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统治者追求奢靡、不务实际行为的讽刺,表达了对正确价值观的倡导。
2. 写作手法
对比:“却重金莲轻绿齿”,将南朝天子对“金莲”与“绿齿”(屐子)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其追求虚华、不重实用的特点,增强讽刺效果。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诗人聚焦于屐子,从形状、质地、色彩等方面进行细致描绘,展现出屐子的精巧可爱,为后文的讽刺做铺垫。后两句:“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笔锋一转,将批判矛头指向南朝天子,直接指出其不懂得真正的风流,讽刺他们重视潘妃“金莲”之类的奢靡之举,而轻视实用的屐子,从而揭示出统治者的昏聩与荒唐。
上一篇:唐·韩偓《秋深闲兴》
下一篇:唐·韩偓《联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