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ín
jiàn

朝代:清作者:洪秀全浏览量:2
shǒu
chí
sān
chǐ
dìng
shān
hǎi
wéi
jiā
gòng
yǐn
qín
jìn
yāo
xié
guī
wǎng
shōu
cán
jiān
guǐ
luò
tiān
luó
dōng
nán
西
běi
xiào
huáng
yuè
xīng
chén
zòu
kǎi
xiào
lóng
yín
guāng
shì
jiè
tài
píng
tǒng

译文

手拿宝剑,平定万里江山,四海一家,共享道德的涵养。捉尽妖魔,全给打进地狱,汉奸逆贼,也不让一个漏网。四方中外,都来接受教化,日月星辰,一齐为胜利歌唱。天王号令,光明普照世界,太平一统,人民的幸福无量!

逐句剖析

"手持三尺定山河":手拿宝剑,平定万里江山,

# 三尺:指剑。

"四海为家共饮和":四海一家,共享道德的涵养。

# 饮和:食德饮和,受道德的涵养教化。

"擒尽妖邪归地网":捉尽妖魔,全给打进地狱,

# 妖邪:指满人,太平军称满人为妖胡或妖魔。

"收残奸宄落天罗":汉奸逆贼,也不让一个漏网。

# 奸宄:指帮助满人的汉奸官僚。

"东南西北效皇极":四方中外,都来接受教化,

# 效皇极:一作:敦皇极。皇级:以帝王为中心,施政教于四方。

"日月星辰奏凯歌":日月星辰,一齐为胜利歌唱。

"虎啸龙吟光世界":天王号令,光明普照世界,

# 虎啸龙吟:比喻帝王的发号施令,声威远播。

"太平一统乐如何":太平一统,人民的幸福无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吟剑》是洪秀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开篇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勾勒出一位英雄仗剑而立,誓要平定乾坤、捍卫山河的壮志豪情。其首联如惊雷乍响,瞬间将读者带入宏大的英雄叙事之中。颔联则进一步深化诗人内心的正义之声,字里行间尽显铲奸除恶、绝不姑息的果敢气魄。发展至颈联,笔锋一转,诗人将对国家昌盛、四海晏然的深切期许,化作温婉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祥和繁荣的理想图景。尾联更是全篇的华彩乐章,以激昂之音将情感推至顶点。整首诗不仅彰显了诗人推翻满清统治的远大抱负,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不过,其中也难免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天王

洪秀全(1814~1864),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天王。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初为乡村塾师,屡试科举未中,后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他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分兵北伐、西征。后太平天国内部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逐渐衰落,遭到清政府与列强的联合绞杀。其作品宣扬天下人都是兄弟姊妹、人人应拜上帝的思想,反对拜邪神。主要作品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夏日,洪秀全于故乡着手创立拜上帝教。彼时,他毅然将任教私塾内的孔子牌位击碎。随后,洪秀全与表兄李敬芳分别铸剑,剑上皆镌刻“斩妖剑”三字。有感于此,洪秀全赋诗抒怀,创作出这首流传后世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吟剑》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借“手持三尺定山河”等意象,展现出诗人欲以武力推翻旧秩序的英雄气概,通过描绘“擒尽妖邪”“太平一统”等情景,表达了洪秀全决心推翻满清统治、构建天下一家太平世界的宏大抱负,以及对革命胜利后美好前景的憧憬。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手持三尺定山河”,诗人借“三尺剑”自比汉高祖,将发动武装斗争、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寄寓其中;“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借宝剑威力,表明彻底清除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决心;后四句“虎啸龙吟光世界”等,虽未直接写剑,但以磅礴气势象征革命声威,剑所代表的斗争精神贯穿始终,寄托着诗人推翻旧秩序、建立太平一统盛世的宏大志向。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洪秀全托剑寄志,慷慨激昂地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手持三尺定山河”,诗人以汉高祖手提三尺剑平定天下自比,气吞山河,将准备发动武装斗争、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展露无遗。“四海为家共饮和”则传递出他的社会理想,渴望构建天下一家、百姓共享太平的美好世界,彰显出广阔的胸襟与博爱的情怀。紧接着,“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诗人运用“擒尽”“收残”等有力词汇,借宝剑威力作喻,表明要将旧世界的反动势力与腐朽因素彻底清除,毫不留情,充分展现出其革命的坚定决心与果敢气魄。后四句中,诗人尽情描绘实现伟大理想后的美好图景。“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他预见自己领导的革命事业将得到四方拥戴,连宇宙间的日月星辰都仿佛为之欢呼庆贺,生动地烘托出胜利的宏大氛围。“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虎啸龙吟”气势磅礴,象征革命声威震撼世界,光芒万丈。“太平一统”点明终极理想,“乐如何”以反问强化情感,表达出对太平盛世到来后人民欢乐景象的热切憧憬,展现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壮丽画面。

4. 作品点评

此诗笔力雄健,以豪迈壮阔之姿勾勒意境,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全诗一韵到底,字句如滔滔江水奔涌而出,韵律铿锵。其激昂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仿若战鼓催征,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是一篇充满感召力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下一篇:清·吴锡麒《临江仙·夜泊瓜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