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ào
lán

朝代:清作者:郑燮浏览量:3
qiào
qiān
chǐ
lán
huā
zài
kōng
xià
yǒu
cǎi
qiáo
rén
shēn
shǒu
zhé

译文

陡峭的山崖高有一千尺,兰花生长在碧空之中。山下有砍柴的人,伸出手却不能折取。

逐句剖析

"峭壁一千尺":陡峭的山崖高有一千尺,

"兰花在空碧":兰花生长在碧空之中。

"下有采樵人":山下有砍柴的人,

"伸手折不得":伸出手却不能折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峭壁兰》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生长在峭壁上的兰花,赞颂了它高洁的品格。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兰花生长环境的险峻,衬托出兰花的孤高与珍贵。“一千尺”极言峭壁之高,“空碧”则描绘出兰花生长在碧空之中的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后两句以采樵人伸手却不能折取兰花,进一步突出兰花的难以企及,象征着高洁品格的不可亵渎。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峭壁兰花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此句开篇点题,通过夸张的手法,极言峭壁之高,“一千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衬托出兰花生长环境的险峻。“空碧”一词描绘出兰花生长在碧空之中的景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突出了兰花的孤高与珍贵,为后文赞颂兰花的品格奠定了基础。“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通过采樵人的动作,进一步突出兰花的难以企及。“采樵人”象征着世俗之人,“伸手折不得”则表现出兰花的不可亵渎,象征着高洁品格的不可侵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兰花的孤高与世俗之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赞颂了兰花高洁、难以企及的品格,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方以智《独往》

下一篇:清·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