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chóu
xīn
shuò
yàn
biān
西
fēng
zhuó
jiǔ
cǎn
yán
huáng
huā
shí
jié
yún
tiān
shù
fēng
yān
chì
hòu
yáng
cūn
luò
jiě
ān
jiān
zhī
zhēng
zhàn
rén
huán

译文

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望见大雁,想要把“愁心”寄送,西风下独饮浑浊的黄酒,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黄叶纷飞的时节,碧云飘悠的蓝天。烽烟飘起,斥候发出作战的信号,到了黄昏,在一个村子里面卸去行装,驻扎安营。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个人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逐句剖析

"欲寄愁心朔雁边":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望见大雁,想要把“愁心”寄送,

# 朔雁边:谓北方边地的大雁。

"西风浊酒惨离颜":西风下独饮浑浊的黄酒,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

# 惨离颜:谓离别的筵宴上忧愁凄苦之形貌。,浊酒:用糯米,黄米酿制的酒,叫浑浊。

"黄花时节碧云天":黄叶纷飞的时节,碧云飘悠的蓝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烽烟飘起,斥候发出作战的信号,

# 斥堠:放哨,此处代指边关哨所。,烽烟:烽烟。,古戍:指古代将士守边之处,筑有城堡、营垒、烽火台等。宋韩琦《过故关》:“古戍馀荒堞,新耕入乱山。”

"夕阳村落解鞍鞯":到了黄昏,在一个村子里面卸去行装,驻扎安营。

# 解鞍鞯:谓卸去行装以驻扎安营。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不知征战几人还":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个人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上片写远赴朔方和亲友离别的情景,写的是经过厮杀战后恋家的情景;下片描写旅途景况,思绪未定就不得不投入战斗。全词运用了多种意象,刻画出多个画面,表达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隐含着词人对战争的厌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词人衔命急赴梭龙,肩负重任途艰。亲睹烽烟惨烈,悲怀难抑,以泣血之笔痛陈厌战之思,遂成此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作。以“朔雁”为情感载体,借北雁南飞之景,抒羁旅愁思或家国之忧。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在外从军之人思念家人的情景。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朔雁”“西风浊酒”“古戍烽烟”等意象构建出荒寒肃杀的战争图景。其中“朔雁”暗含书信难寄的阻隔感,“浊酒”呼应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的羁旅孤寂,强化时空的苍茫感。直抒胸臆:首句“欲寄愁心朔雁边”直接抒发内心长久压抑的“愁”,将在外从军之人思念家人的愁绪直白展现,让读者迅速感知词作情感基调。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黄花时节碧云天”的美好景色,反衬词人内心的凄凉愁苦。艳丽灿烂的黄花与广阔蓝天构成明丽画面,却无法消解词人心中因征战、思乡而生的悲苦,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哀愁之深。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欲寄愁心朔雁边”直抒胸中压抑长久的“愁”。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愁心”无法寄送,秋日望见大雁,词人不由心生此意。因“愁”而生忆,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这似乎恰如就在昨天,故而愁心更添一层愁。独饮浊酒,更添愁绪,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有“浊酒一杯家万里”,所以愁情更浓更远。远处美好的灿灿黄花,给词人视觉上的亮色。一片荒芜之中,突见生机勃勃的黄花,恍若亘古黄沙中迸出的一脉清泉。这抹明艳予人乍见春光的雀跃,却也是如此短暂,欣喜过后是无尽的苦楚。以艳丽的黄花来衬托词人的内心无比凄凉。下片中,然而思绪未定不得不投入战斗。战斗直到傍晚,片刻的修整后,望着受伤的战友,情感从上片的只是内心愁绪,变为内心的担忧。古来战争,从来都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让词人心内担忧战争的残酷。这里词人虽无直抒胸怨,但怨气慢慢升起:亲人别离,生死未卜,隐隐的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

4. 作品点评

词人善于运用意象,别具一格,给人不一般的画面感觉。情感表达也是由浅入深,进而有一种隐怨在内。在词人笔下,意象编织的景致与胸中涌动的幽情,如墨色渗入宣纸般悄然相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虽是刻意排布,却不给人以雕饰之感,甚是了得。

不详作家聂小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李渔《清明前一日》

下一篇: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