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枝高拂九霄霜":繁茂的树枝高高地轻拂着高空的霜寒,
"荫屋常生夏日凉":为屋舍遮荫常常使夏日变得凉爽。
"叶落每横千亩田":树叶飘落每每能横盖千亩田地,
# 田:一作雪。
"花开曾作六朝香":花开时香气曾在六朝间传扬。
"不逢大匠材难用":没有遇到技艺高超的工匠,这木材难以派上用场,
"肯住深山寿更长":要是愿意长居深山,寿命或许会更加长久。
"奇树有人问名字":有人询问这奇特大树的名字,
# 奇:一作倚。
"为言南国老甘棠":(我)回答说是南国的老甘棠树。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描绘大树枝繁叶茂,高耸入云,能拂去高空的霜寒,夏日为屋舍提供荫凉,从视觉和触觉角度展现大树的繁茂与实用,给人直观的大树形象。颔联“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运用夸张手法,写出大树落叶面积之大,花开香气之远且久,突出大树的壮观与影响力,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进一步渲染大树的不凡。颈联“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由对大树外在描写转入内在思考,借大树不遇良匠难以成材,感慨自身怀才不遇,同时提出若大树选择深山可长寿,反映出一种矛盾纠结的心境。尾联“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点明大树名字为老甘棠,甘棠在传统文化中有美好品德的象征意义,此句升华主题,暗示大树具有美好品德,也是诗人自我品质的一种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