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o
zhāi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xián
tíng
zhào
bái
shì
luó
jīn
ǒu
yān
chí
bào
yōu
rán
yín
yín
yǒu
shì
sàn
zhǔ
jīn
shí
kāi
huái
怀
juǎn
huò
tán
zhū
zhù
qín
yán
shù
xīn
huā
zhī
tóu
zhēn
qín
huā
ráo
qín
míng
duō
jiāo
yīn
xuàn
chūn
yīn
jiāo
shāng
chūn
xīn
yáng
xià
yuān
huán
kōng
lín
qīng
guāng
xiāng
zhào
piàn
yuè
西
shān
lǐng
dōng
yuán
táo
姿
shì
qiè
jià
jūn
shí
yàn
wǎn
wéi
xiāng
ài
xiāng
liáng
rén
yuǎn
zhēng
qiè
shǒu
kōng
wéi
yōu
lái
héng
tàn
hún
zhuī
suí
yòu
niàn
qiè
shí
shuí
zhì
wàn
xìng
yǒu
shuāng
wèi
jūn
zhōng
chéng
zhāng
hán
lèi
fēng
jūn
ruò
pōu
kāi
shū
dàn
kàn
háng
zhōng
lèi

译文

悠闲的亭子沐浴着白昼阳光,室内陈列着古往今来的典籍。偶然在此暂居,抱膝悠然自得地吟诗。吟罢心中尚有余裕,环顾四周又敞开衣襟。时而翻开珍贵的书卷,时而弹奏珠玉装饰的琴。屋檐下的树木绽放新花,枝头鸟儿婉转啼鸣。春花绽放娇艳色彩,鸟鸣声声动听。艳丽的春色让人目眩,婉转的鸟鸣更添愁绪。夕阳沉入虞渊(日落处),寂寞地回到空寂的林中。清冷的月光再次洒落,一弯残月挂在西山岭头。东园里桃李盛开,如当年出嫁时的容颜。我们曾如燕子般缠绵,恩爱不相分离。丈夫突然远行出征,我独守空荡荡的帷帐。忧愁时常常长叹,唯愿死后魂魄能追随。又想到自己离世时,谁来为我缝制远行的衣衫?幸而有双鲤鱼(书信),打算寄去我的思念。整日对着织机却织不成布匹,含着泪自己封好信笺。若你收到这鲤鱼传书,剖开鱼腹取出素帛书信。但看信中的字句,每一行都浸透我的泪水。

逐句剖析

"闲亭照白日":悠闲的亭子沐浴着白昼阳光,

"一室罗古今":室内陈列着古往今来的典籍。

"偶焉此栖迟":偶然在此暂居,

# 栖迟:游息也,游玩休憩。

"抱膝悠然吟":抱膝悠然自得地吟诗。

# 悠然:闲适的样子。

"吟罢有余适":吟罢心中尚有余裕,

"散瞩复披襟":环顾四周又敞开衣襟。

# 披襟:敞开衣襟,多比喻舒畅心怀。

"时开玉怀卷":时而翻开珍贵的书卷,

# 玉怀卷: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的篇名。

"或弹珠柱琴":时而弹奏珠玉装饰的琴。

# 珠柱琴:弦枕木以珠玉为饰的琴。

"檐树吐新花":屋檐下的树木绽放新花,

"枝头语珍禽":枝头鸟儿婉转啼鸣。

"花发饶冶色":春花绽放娇艳色彩,

# 冶:艳丽。,饶:多。

"禽鸣多姣音":鸟鸣声声动听。

"色冶眩春目":艳丽的春色让人目眩,

"音姣伤春心":婉转的鸟鸣更添愁绪。

"夕阳下虞渊":夕阳沉入虞渊(日落处),

# 虞渊:隅谷,古神话传说中日没之处,亦作虞泉。

"寂莫还空林":寂寞地回到空寂的林中。

"清光复相照":清冷的月光再次洒落,

"片月西山岑":一弯残月挂在西山岭头。

# 岑:小而高的山,寂静、寂寞之意。

"东园桃李姿":东园里桃李盛开,

"是妾嫁君时":如当年出嫁时的容颜。

"燕婉为夫妇":我们曾如燕子般缠绵,

"相爱不相离":恩爱不相分离。

"良人忽远征":丈夫突然远行出征,

"妾独守空帏":我独守空荡荡的帷帐。

"忧来恒自叹":忧愁时常常长叹,

"冀死魂追随":唯愿死后魂魄能追随。

"又念妾死时":又想到自己离世时,

"谁制万里衣":谁来为我缝制远行的衣衫?

"幸有双鲤鱼":幸而有双鲤鱼(书信),

"拟为寄君辞":打算寄去我的思念。

"终日不成章":整日对着织机却织不成布匹,

"含泪自封题":含着泪自己封好信笺。

"君若得鲤鱼":若你收到这鲤鱼传书,

"剖鱼开素书":剖开鱼腹取出素帛书信。

"但看行中字":但看信中的字句,

"一一与泪俱":每一行都浸透我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茅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茅斋为背景,分前后两段展现不同情境下的情思。前段以“闲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开篇,通过描绘斋中读书、弹琴、观花的闲适场景,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诗人以“檐树吐新花,枝头语珍禽”等意象展现春日生机,却以“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的微妙转折,流露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怅惘。后段笔锋陡转,借“东园桃李姿”引出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幸有双鲤鱼,拟为寄君辞”的细节刻画,展现女子独守空帷的孤寂与牵挂,最终以“一一与泪俱”的凄婉笔触收束全篇,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闲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首句以“闲亭”与“白日”勾勒出静谧开阔的空间意象,“照”字赋予日光动态感,暗示诗人独享自然光景的悠然心境。次句“罗古今”以虚写实,通过室内藏书隐喻主人博学广识,将时间维度融入空间场景,形成历史与当下的交融感。“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吟​​”:“栖迟”呼应隐逸主题,“抱膝”以肢体语言强化闲适姿态,“悠然吟”则点明吟咏为精神寄托。三字短句连用,节奏舒缓,体现诗人暂离尘嚣、寄情诗酒的自足状态。“吟罢有余适,散瞩复披襟​​”:“有余适”直抒吟咏后的精神余裕,“散瞩”与“披襟”通过动作描写展现舒展心境。动词“散”“披”暗含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与后文春景形成情感铺垫。“时开玉怀卷,或弹珠柱琴​​”:“玉怀卷”“珠柱琴”以华美器物象征高雅志趣,“时开”“或弹”暗示生活节奏的随性自在。视听结合的描写,既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又暗含对精神世界的专注。“檐树吐新花,枝头语珍禽​​”:“吐”字拟人化描绘花枝绽放的动态,“语”字赋予禽鸟以灵性,视听意象交织出春日生机。色彩明艳的“新花”与清脆的“禽鸣”构成视听通感,强化自然之美。“花发饶冶色,禽鸣多姣音​​”:“饶冶”“多姣”以形容词叠加渲染感官冲击,直指春景的艳丽与悦耳。此句承上启下,既延续前句的春意,又为后文情感转折埋下伏笔。“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眩”“伤”形成情感转折,艳丽春色与婉转鸟鸣反衬内心惆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揭示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隐忧,体现“以浅为深”的抒情特质。“夕阳下虞渊,寂莫还空林​​”:“虞渊”典出《淮南子》,代指日落之处,赋予黄昏以神话色彩。“寂莫”与“空林”通过双声叠韵强化孤寂氛围,光影变化暗示时间流逝,引出下文月夜之景。“清光复相照,片月西山岭​​”:“清光”与“片月”以冷色调收束全篇,月光笼罩下的西山岭与白日喧嚣形成对比。空间由近及远延伸,意境趋于空灵,暗含超脱尘俗的哲思。“东园桃李姿,是妾嫁君时​​”:转写思妇主题,“桃李”以乐景喻青春婚嫁,与后文“远征”形成命运反差。“姿”字暗含美好易逝的哀婉,奠定全段凄凉基调。“燕婉为夫妇,相爱不相离​​”:“燕婉”叠韵描摹夫妻情深,“不相离”与后文“忽远征”构成强烈对比。平实语言中蕴含对团圆的渴望,体现纳兰词“真”与“切”的特质。“良人忽远征,妾独守空帏​​”:“忽”字凸显命运无常,“空帏”以具体物象象征精神空虚。动作描写“守”字强化坚守与孤独的矛盾,情感张力饱满。“忧来恒自叹,冀死魂追随​​”:“恒自叹”直写愁绪绵延,“冀死魂追随”以极端想象表达殉情之念。生死意象的并置,将思念推向极致,体现纳兰词“哀感顽艳”的风格。“又念妾死时,谁制万里衣​​”:“又念”转折至对身后事的忧虑,“万里衣”以具体细节代指牵挂。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思妇对现实与来世的深层焦虑。“幸有双鲤鱼,拟为寄君辞​​”:“双鲤鱼”化用汉乐府典故,以鱼传书寄托相思。“幸有”与“拟为”透露出渺茫希望,反衬现实阻隔的无奈。“终日不成章,含泪自封题​​”:“不成章”呼应《古诗十九首》的织锦典故,以动作细节写相思之苦。“含泪封题”以特写镜头定格悲情瞬间,情感真挚动人。“君若得鲤鱼,剖鱼开素书​​”:假设性对话推进情感层次,“剖鱼”“开素书”的期待与“泪俱”的现实形成张力,强化书信难寄的悲剧性。“但看行中字,一一与泪俱​​”:结句以“泪”点题,将无形之思具象化为文字痕迹。“一一”叠字强化情感浓度,收束全篇于凄婉意境,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遵宪《夜饮》

下一篇:清·蒋士铨《响屟廊(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