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láo
láo
tíng

朝代:清作者:郑燮浏览量:3
láo
láo
tíng
pàn
bèi
西
fēng
chuī
chéng
shuāi
liǔ
xiàn
线
xiàn
hèn
fēng
yān
jiāng
shàng
zhēng
fān
zūn
qián
bié
lèi
yǎn
duō
qíng
yǒu
cùn
yán
jìn
xié
yáng
shòu
bàn
shēng
míng
xián
zhōng
suàn
shí
jiàn
cháng
shū
jiǔ
tiào
jìn
sūn
zhuāng
jìn
zǒng
bèi
jiā
hǒng
yòu
shàng
jīng
jiā
jiē
tóu
jiào
yàng
guī
yǒu
jiāng
qióng
gèng
zhū
shǒu

译文

劳劳亭边,西风吹过,柳树都憔悴了。无边无际的愁绪,伴着烟雨更增加了愁苦。江面上远行的帆船即将出发,饯别宴席前洒下离别的泪水,眼前是深情厚谊的友人。想说的话太多,难以用简短言语表达完,那西下的斜阳脉脉含情,却也显得那般凄清、消瘦。半辈子都在追求功名利禄,闲暇时细细盘算,十件事常常有九件失败。就像猴子在戏台上蹦跳表演,用尽手段,却总是被名利哄骗诱惑。无论是骑着马时身边有旌笳相伴看似风光,还是落魄到街头乞讨,到头来一切都化为乌有。就算显达了又有什么真正的快乐呢?穷困时还不如像守着树桩一样安守本分。

逐句剖析

"劳劳亭畔":劳劳亭边,

"被西风一吹":西风吹过,

"逼成衰柳":柳树都憔悴了。

"如线如丝无限恨":无边无际的愁绪,

"和风和烟":伴着烟雨更增加了愁苦。

"江上征帆":江面上远行的帆船即将出发,

"尊前别泪":饯别宴席前洒下离别的泪水,

"眼底多情友":眼前是深情厚谊的友人。

"寸言不尽":想说的话太多,难以用简短言语表达完,

# 寸言:谓内心之言。钱起《逢侠者》云:“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斜阳脉脉凄瘦":那西下的斜阳脉脉含情,却也显得那般凄清、消瘦。

# 凄瘦:凄凉瘦削。,脉脉:含情欲吐的样子。

"半生图利图名":半辈子都在追求功名利禄,

"闲中细算":闲暇时细细盘算,

"十件常输九":十件事常常有九件失败。

"跳尽胡孙妆尽戏":就像猴子在戏台上蹦跳表演,用尽手段,

# 胡孙:又作“猢狲”,猴子的别称。

"总被他家哄诱":却总是被名利哄骗诱惑。

"马上旌笳":无论是骑着马时身边有旌笳相伴看似风光,

# 旌笳:指高官的仪仗,这里指高官。

"街头乞叫":还是落魄到街头乞讨,

"一样归乌有":到头来一切都化为乌有。

# 归乌有:谓死后一切皆空。

"达将何乐":就算显达了又有什么真正的快乐呢?

"穷更不如株守":穷困时还不如像守着树桩一样安守本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劳劳亭》是清代郑燮(“扬州八怪”之一)所作的词。全词抒发了诗人与朋友诀别时的愁苦之情,以为对人生、名利的的感慨。该词上阕描绘劳劳亭畔衰柳等离别景象,借景抒情,融入征帆、别泪、友人情谊,抒发与友人诀别的愁苦。下阕直抒胸臆,反思半生追逐名利却多不如意,感慨自己如被哄诱的猴子般忙碌,最终名利皆空,表达对人生境遇的喟叹。此词将离别愁绪与人生反思巧妙融合,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传统送别题材的创新表达,又展现出郑燮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开篇点明地点为劳劳亭畔,西风肆虐,将柳摧残成衰柳之态。以“衰柳”这一意象起笔,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如线如丝无限恨”,既描绘出柳丝细长之状,又将柳丝比作愁绪,蕴含着词人无尽的离恨。“和风和烟”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朦胧、凄迷的氛围,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此几句从景过渡到人。“江上征帆”暗示友人即将乘船离去,行舟远去,充满漂泊之感。“尊前别泪”描绘出饯别宴上,词人及友人泪洒樽前的场景,极言离别的不舍。“眼底多情友”直接点明友人的情谊深厚。“寸言不尽”表明心中千言万语难以尽述,情感真挚浓烈。“斜阳脉脉凄瘦”,用拟人手法写斜阳,它含情脉脉却又带着凄清、消瘦之态,借景抒情,将离别的愁绪渲染到极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落寞与惆怅。下阕:“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下阕词人笔锋一转,由离别之情转入对人生的感慨。回顾半生为名利奔波,“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直白地写出在追求名利过程中大多事与愿违,充满挫败感。“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把自己比作被人哄诱、在舞台上不断表演的猴子,生动形象地讽刺了自己在名利场中被驱使、被戏弄的状态,深刻地揭示出追逐名利的虚幻与无奈。“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继续深化对名利的思考,“马上旌笳”象征着显达时的风光,“街头乞叫”代表着穷困时的落魄,词人认为无论达与穷,最终这些外在的名利都将化为乌有。最后发出“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的感慨,质疑显达的快乐,认为穷困时还不如安守本分,表现出词人对追逐名利生活的厌弃,以及对平淡、安稳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名利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南乡子·明日别离人》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南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