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g
jīng
péi
líng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2
lóng
pán
fèng
zhù
jiā
zāi
dōng
zhǐ
zhāi
gōng
niǎn
lái
yǐng
sōng
qiū
xiān
zhàng
yuǎn
xiāng
shēng
dòu
xiǎo
yún
kāi
shèng
bèi
chù
qiān
guān
shén
kuàng
chéng
shí
wàn
huí
bào
wěi
tāo
péi
xiàn
sòng
xiǎo
chén
cán
kuì
zhǎn
wēi
cái

译文

龙盘凤舞,气势非凡,多么美好啊,向东望去,斋宫的方向,天子乘坐的玉辇正缓缓而来。天子的影子映入松柏和楸树之间,仙仗队伍显得格外遥远,祭祀的香气随着晓云升起,庄重的仪式开始。盛大的礼仪准备就绪,众多官员庄严肃穆,神灵降临的时刻,万马奔腾而回。我有幸在豹尾旗的护卫下陪伴,必须献上颂歌,但作为小臣,我深感惭愧,只能尽力展现微薄的才华。

逐句剖析

"龙盘凤翥气佳哉":龙盘凤舞,气势非凡,多么美好啊,

"东指斋宫玉辇来":向东望去,斋宫的方向,天子乘坐的玉辇正缓缓而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天子的影子映入松柏和楸树之间,仙仗队伍显得格外遥远,

"香升俎豆晓云开":祭祀的香气随着晓云升起,庄重的仪式开始。

"盛仪备处千官肃":盛大的礼仪准备就绪,众多官员庄严肃穆,

"神贶乘时万马回":神灵降临的时刻,万马奔腾而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我有幸在豹尾旗的护卫下陪伴,必须献上颂歌,

"小臣惭愧展微才":但作为小臣,我深感惭愧,只能尽力展现微薄的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兴京陪祭福陵》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祭祀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陵墓)的盛况。诗中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皇家的庄严肃穆和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的谦逊与敬意。以“龙盘凤翥”象征皇家的威严与祥瑞,以“豹尾叨陪”象征自己作为臣子的荣幸。这首诗语言庄重典雅,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清代皇家的威严与庄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严谨的对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玉辇来。”诗人以“龙盘凤翥”开篇,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景象,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祥瑞。“气佳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盛大场景的赞叹。第二句“东指斋宫玉辇来。”则具体描绘了皇帝的车驾(玉辇)从斋宫方向驶来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庄严肃穆。颔联:“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诗人通过对光影和香气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祭祀的庄重氛围。“影入松楸仙仗远”描绘了皇帝仪仗的影子映入松柏之间,象征着皇家的威仪远播。“香升俎豆晓云开。”则通过祭祀的香气升腾,与清晨的云雾相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颈联:“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这一联具体描写了祭祀仪式的盛大场景。“盛仪备处千官肃。”展现了众多官员庄严肃穆地参与祭祀,体现了皇家礼仪的严谨。“神贶乘时万马回。”则描绘了祭祀结束后,万马奔腾而回的壮观景象,象征着神灵的庇佑。尾联“: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诗人以谦逊的语气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荣幸和惭愧。“豹尾叨陪”意指自己有幸参与如此盛大的仪式,“须献颂”表明诗人有责任为这一盛事献上颂词。“小臣惭愧展微才。”则体现了诗人的谦逊,认为自己的才华不足以胜任如此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范当世《过泰山下》

下一篇:清·乾隆《烟溪钓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