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èr
shí
shū
shī
rén

朝代:清作者:黄宗羲浏览量:3
shí
shān
cūn
zòng
héng
dàn
suí
liú
shuǐ
xiǎo
qiáo
xíng
chūn
shàng
wèi
wén
huáng
niǎo
fēng
qián
shēng

译文

我不认识山村中纵横交错的道路,只是顺着流水和小桥前行。整个春天都没有听到黄鸟的啼鸣声,如今在玉女峰前听到了它的第一声啼叫。

逐句剖析

"不识山村路纵横":我不认识山村中纵横交错的道路,

"但随流水小桥行":只是顺着流水和小桥前行。

"一春尚未闻黄鸟":整个春天都没有听到黄鸟的啼鸣声,

"玉女峰前第一声":如今在玉女峰前听到了它的第一声啼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是清代黄宗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村中的行走经历,记录了他在山村中顺着流水小桥前行,以及首次听到黄鸟啼鸣的情景,展现了山村春日的宁静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瞬间的惊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史学家、文学家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黄宗羲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顺治十年,黄宗羲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黄宗羲与孙奇逢、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又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等皆有研究,所著《明儒学案》开清代浙东史学研究的先河。在文学上,他不满明七子摹拟剽窃之风,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著有《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开篇点明诗人身处不熟悉的山村,“不识山村路纵横”写出了山村道路的复杂和诗人对其的不熟悉。“但随流水小桥行”则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他并不在意道路的复杂,只是顺着流水和小桥前行,展现出一种随性、闲适的心境,同时也勾勒出山村宁静、自然的画面。“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一春尚未闻黄鸟”强调了整个春天都没有听到黄鸟啼鸣这一情况,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玉女峰前第一声”则突出了在玉女峰前突然听到黄鸟第一声啼叫的意外和惊喜。这一声啼叫打破了之前没有黄鸟声音的寂静,给诗人带来了新鲜和生动的感受,也让整个山村的春日景象更加鲜活,流露出诗人对这一美好瞬间的欣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下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