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āng
shuǐ

朝代:清作者:黄宗羲浏览量:3
shào
nián
jié
rén
quán
guī
chēng
qíng
fèi
qián
shōu
lǎo
shēng
qín
shēng
yáo
kōng
yǐng
kuáng
xiāng
de
qún
shuǐ
chuān
穿
jiāo
hào
wèi
píng
liǎng
shì
xuě
jiāo
zhǐ
suí
zhòng
kǒu
xián
píng

译文

少年时坚守苦节谁能相比?能以清白气节终了一生也算合于本心。在荒废的寺院集资收殓遗骨,老书生用秃笔记录下如琴音般的高节。遥想当年在天空下纵横驰骋,与志同道合者共怀狂傲抗清之志,如今群水穿击礁石,浩渺浪潮仍未平息。两代人如冰雪般纯洁的交谊无法私自倾诉,只能任由众人随口闲评。

逐句剖析

"少年苦节何人似":少年时坚守苦节谁能相比?

# 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得此全归亦称情":能以清白气节终了一生也算合于本心。

# 全归:全节归天,指为国殉难。

"废寺醵钱收弃骨":在荒废的寺院集资收殓遗骨,

# 醵钱收弃骨:凑钱为张苍水办理后事。

"老生秃笔记琴声":老书生用秃笔记录下如琴音般的高节。

"遥空摩影狂相得":遥想当年在天空下纵横驰骋,与志同道合者共怀狂傲抗清之志,

# 摩影:想象张苍水的身影。,遥空:向着长空。

"群水穿礁浩未平":如今群水穿击礁石,浩渺浪潮仍未平息。

"两世雪交私不得":两代人如冰雪般纯洁的交谊无法私自倾诉,

# 私不得:不从私情出发。,雪交:交情像雪一样纯洁。,两世:两代人。

"只随众口一闲评":只能任由众人随口闲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苍水》是清代黄宗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明末抗清志士为描写对象,首联以“少年苦节”赞叹其坚贞气节,颔联刻画众人对英雄的缅怀及事迹记录的冷清;颈联以“摩影”暗写抗清孤勇,借“群水穿礁”喻抗清精神不灭;尾联慨叹深情难述、任人评说的无奈。全诗以沉郁悲壮之笔,歌颂英雄气节,抒发对其命运的痛惜与对历史评价的深沉思考,风格刚健质朴,情感含蓄深婉,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抒情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史学家、文学家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黄宗羲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顺治十年,黄宗羲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黄宗羲与孙奇逢、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又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学问广博,对经史百家等皆有研究,所著《明儒学案》开清代浙东史学研究的先河。在文学上,他不满明七子摹拟剽窃之风,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著有《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645年6月,明宗室潞王朱常淓献杭州降清,浙西、浙东多地相继沦陷。彼时在宁波的前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率众据城抗清,浙江鄞县人张苍水毅然投军,投身抗清运动。1664年6月,张苍水退至花嶴岛暂息,同年7月遭清军俘获,被押解回宁波故里。清朝官员以贵宾之礼相待,劝降张苍水,然其始终坚贞不屈。1664年9月7日,清廷将张苍水杀害,临刑之际,这位民族英雄赋《绝命诗》:“我年适五九(即四十五岁之意),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两句以设问起笔,赞叹抗清志士少年时便如竹似松的坚贞气节,“何人似”强调其独一无二;“得此全归”既指其一生坚守气节而终,“称情”二字隐含对其死得其所的痛惜与敬意,奠定全诗悲壮基调。“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两句白描英雄身后事。“废寺”“弃骨”以冷寂意象写其身后凄凉,“醵钱收骨”见众人缅怀之情;“老生秃笔”状写记录者的老迈与笔耕之勤,“记琴声”化用嵇康“《广陵散》绝”典故,暗指英雄高节如琴音般将被铭记,于质朴中见深沉缅怀与不平。“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两句借景抒情。“遥空摩影”化用“摩空”之意,暗写英雄生前抗清的孤勇与狂傲,“狂相得”见其与志同道合者的相知相契;“群水穿礁”以壮阔自然景象喻抗清浪潮虽遭打压却浩渺未平,“浩未平”三字既写气势,亦寓精神不灭的悲壮信念,笔力刚健。“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两句转至个人情谊与历史评价。“两世雪交”谓两代人如冰雪般纯洁的交谊,“私不得”慨叹这份深情无法私自倾诉;“只随众口”写英雄事迹只能任人评说,“闲评”二字含无奈与苍凉,既收束对英雄的追思,亦引发对历史公正性的深沉思考,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下一篇:清·杜濬《楼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