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帝当年一曲阑":当年城隍雨帝的歌谣一语成谶,
"西山藁葬草漫漫":最后景泰帝被草草帝埋葬在荒凉的西山。
# 藁葬:草草埋葬。
"目夷守国才何大":当年他像目夷一样在兄长出征时守卫国家,足见其才能之大,
# 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鱼,因担任司马,故称司马子鱼,春秋时期宋国宗室、大臣。目夷是宋桓公庶长子,宋襄公异母兄,为鱼姓始祖。
"叔武迎君事本难":像卫叔武那样迎回兄长本来就是难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不必苛责他)。
"金锁门高星象动":在一个风水变化、星象有异的夜晚,
"玉连环小泪珠干":兄弟之情散尽,最终只剩下流干的泪水。
"阿兄南内如嫌冷":大哥你要是嫌南内寒冷的话,
"五国城中雪更寒":五国城之中的冬夜会可是加难熬的。
# 五国城:代指英宗被瓦剌关押之地。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雨帝当年一曲阑,西山藁葬草漫漫”,曾经的繁华盛景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荒草丛生的坟冢在风中静默。这种强烈的反差,像一层薄暮般笼罩出浓浓的苍凉感,字里行间满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尽叹惋,那些鲜活的过往、喧嚣的盛景,终究抵不过时光的冲刷,只留下满目荒芜供人凭吊。颔联“目夷守国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难”,像一幅浓缩的画卷,既展现了政治漩涡里波谲云诡的权力争斗,又凸显出忠臣义士在乱世中坚守初心的担当。可细细读来,字缝里又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惋惜:即便忠肝义胆如他们,也难逃命运的捉弄,最终往往落得英雄末路的结局,让人不禁为这份悲壮扼腕。颈联“金锁门高星象动,玉连环小泪珠乾”,曾经血脉相连的兄弟情谊,在世事的浮沉变迁中渐渐淡去、散尽无踪。这寥寥数语,道尽了世事无常的无奈,在时代的洪流里,个人的情感仿佛风中残烛,终究抵不过现实的碾压,只剩一声叹息回荡在字里行间。尾联“阿兄南内如嫌冷,五国城中雪更寒”,没有单纯的写景或叙事,而是将前文的苍凉、惋惜、无奈拧成一股绳,用更直接的笔触叩击人心,让那份对历史与人生的复杂情愫彻底弥漫开来。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48》
下一篇:清·梁启超《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