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pǐn
èr
shí
·
·
háo
fàng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1
guān
huā
fěi
jīn
tūn
huāng
yóu
dào
fǎn
chǔ
kuáng
tiān
fēng
làng
làng
hǎi
shān
cāng
cāng
zhēn
mǎn
wàn
xiàng
zài
páng
qián
zhāo
sān
chén
hòu
yǐn
fèng
huáng
xiǎo
liù
áo
zhuó
sāng

译文

有“一日看尽长安花”式的豪放,有吞吐山川式的肚量。谁要是道的化身,他就能够到处自在若狂。风在空中激荡,山海一片苍茫。浑身充满自然真宰般的力量,天地万物都听凭使唤。抬头招来天上的日月星辰,背后又引来翱翔的凤凰。早上驾着巨鳌在东海上行走,洗脚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逐句剖析

"观花匪禁":有“一日看尽长安花”式的豪放,

# 观花匪禁:观花寻美无所限制(形容豪放之态)。匪,非,不。

"吞吐大荒":有吞吐山川式的肚量。

# 大荒:广漠的海外之域。《山海经·大荒经》说,海外有大荒之山,大荒之野。

"由道返气":谁要是道的化身,

"处得以狂":他就能够到处自在若狂。

"天风浪浪":风在空中激荡,

"海山苍苍":山海一片苍茫。

"真力弥满":浑身充满自然真宰般的力量,

"万象在旁":天地万物都听凭使唤。

"前招三辰":抬头招来天上的日月星辰,

# 三辰:日、月、星。

"后引凤凰":背后又引来翱翔的凤凰。

"晓策六鳌":早上驾着巨鳌在东海上行走,

# 晓策六鳌:早晨鞭策东海六鳌。鳌,巨龟。古神话,渤海之东有五山,随波上下往还。天帝使巨鳌十五轮番以首戴之,五山乃峙。

"濯足扶桑":洗脚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濯足扶桑:在扶桑神木下洗脚。古神话,扶桑,东海中神木名,日出其下。又:古国名,在中国之东二万里,其地多扶桑木。后相沿代称日本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二十四诗品・豪放》是唐代司空图所作的四言古诗。该诗围绕“豪放”诗风展开,描绘诗人不受拘束,能吞吐大荒,因循道而返气,处世狂放。诗中借“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等壮阔之景,营造雄浑意境;以“前招三辰,后引凤凰”等奇幻想象,展现超凡气魄。从开篇奠定基调,到中间渲染氛围、凸显力量,再到结尾将豪放推至极致,层次分明。整首诗精准地概括出豪放风格开放不羁、元气真力充盈、万象瑰丽的特点,是对古代文学中豪放风格的精彩理论总结与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二十四诗品·豪放》开篇“观花匪禁,吞吐大荒”,诗人展现出一种不受拘束的自由之态,仿佛能随意观赏世间繁花,且胸怀能容纳广阔荒远之地,开篇便奠定豪放基调。“由道反气,处得以狂”,阐述了因遵循自然之道而返归至刚之气,从而能以狂放之态处世。“天风浪浪,海山苍苍”,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天空中风浪汹涌、大海边山峦苍茫的画面,进一步渲染豪放的氛围。“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表明诗人自身力量充沛,仿佛世间万物皆环绕身旁,尽显豪迈自信。“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诗人想象自己能在前召唤日月星辰,在后引领凤凰,清晨还能鞭策六鳌,在扶桑树下洗脚,运用丰富奇幻的想象,将豪放风格推向极致,展现出超凡脱俗、气势磅礴的气魄。整首诗从不同角度展现豪放风格,或借自然之景,或用奇特想象,将豪放的特质刻画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老去》

下一篇:唐·崔道融《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