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艰危日日多":不要怨恨每天面临的艰难险阻如此繁多,
"时情其奈幸门何":世态人情又怎能奈何那些钻营请托的门道呢。
"貔貅睡稳蛟龙渴":有权势者安睡无忧,而贤能之士却如干渴的蛟龙般不得志,
"犹把烧残朽铁磨":可人们还在徒劳地打磨那烧残的朽铁。
"别鹤凄凉指法存":别鹤曲的凄凉指法依然留存,
"戴逵能耻近王门":戴逵以攀附权贵为耻,不屑靠近王公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在这世间啊,若说第一等风雅浪漫之事,
"借得王公玉枕痕":竟成了有些人设法借得王公玉枕留下的痕迹。
"交疏自古戒言深":自古以来,交情浅就切忌言辞深切,
"肝胆徒倾致铄金":即便真心倾吐,也可能因众人的诋毁而功亏一篑。
"不是史迁书与说":若不是司马迁著书言说,
"谁知孤负李陵心":又有谁能知道李陵的一片忠心被辜负呢。
"南华落笔似荒唐":《南华经》下笔看似荒诞,
"若肯经纶亦不狂":可若书中道理能用于治理国家,也就不算狂放。
"偶作客星侵帝座":严光偶然以客星身份冒犯了皇帝的座位,
"却应虚薄是严光":那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品性高洁。
"不劳世路更相猜":不必在人生道路上彼此猜忌,
"忍到须休惜得材":要懂得忍耐,到了该停歇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才华。
"几度懒乘风水便":有好几次,我懒得趁着风顺水便行事,
"拗船折舵恐难回":强行扭转局势,恐怕会像拗折船舵的船只一样,难以挽回。
"由来相爱只诗僧":一直以来,我只与诗僧投缘交好,
"怪石长松自得朋":怪石与长松自然也成为我的挚友。
"却怕他生还识字":却害怕来生依旧识字,
"依前日下作孤灯":依旧像从前一样,在尘世中如孤灯般寂寥。
"老禅乘仗莫过身":老禅师拄着拐杖,脚步不要迈得太大,
# 仗:一作杖。
"远岫孤云见亦频":远处的山峦与孤云,我也常常能见到。
"应是佛边犹怕闹":想来即便是在佛祖身边,也还是怕尘世喧闹,
"信缘须作且闲人":不如顺应机缘,暂且做个闲人。
"止竟闲人不爱闲":说到底,闲人并非真的喜爱清闲,
"只偷无事闭柴关":只是偷得无事时,关上柴门独处。
"轰霆搅破蛟龙窟":可一旦雷霆轰鸣,搅破蛟龙的巢穴,
"也被狂风卷出山":即便想安闲,也会像被狂风卷出山一样,身不由己。
"地下修文著作郎":那些在地下担任修文的著作郎,
"生前饥处倒空墙":生前却常常贫困饥饿,家中徒剩四壁。
"何如神爽骑星去":与其如此,不如神清气爽地骑着星辰而去,
"犹自研几助玉皇":还能在天庭研究精微之事,辅助玉皇大帝。
"雨洗芭蕉叶上诗":雨水洗刷着芭蕉叶,叶上仿佛有天然的诗韵,
"独来凭槛晚晴时":傍晚雨过天晴,我独自倚靠着栏杆。
"故园虽恨风荷腻":虽然遗憾故园的风荷过于繁茂,
"新句闲题亦满池":可闲来题写的新诗句,也如池塘般满满当当。
"初时拄杖向邻村":起初还能拄着拐杖到邻村走走,
"渐到清明亦杜门":渐渐地,到了清明时节,也只能闭门不出。
"三十年来辞病表":三十年来,我多次呈上因病辞官的表章,
"今朝卧病感皇恩":如今卧病在床,心中仍感激皇恩。
"来时虽恨失青毡":初来此地时,虽遗憾丢失了旧物,
"自见芭蕉几十篇":但自从见到芭蕉,已写下几十篇诗作。
"应是阿刘还宿债":想来应是偿还前世的债,
"剩拚才思折供钱":用尽自己的才思,权且当作折合用来供奉的钱财。
"芭蕉丛畔碧婵娟":芭蕉丛旁,明月皎洁,
"免更悠悠扰蜀川":但愿它能不再让蜀川长久地陷入纷扰。
"应到去时题不尽":等到我离去之时,恐怕关于此地的题诗都写不完,
"不劳分寄校书笺":也就不用麻烦分寄书信给我了。
"自伤衰病渐难平":我为自己衰老多病、内心难以平复而伤感,
"永夜禅床雨滴声":长夜漫漫,躺在禅床上,听着雨滴落下的声音。
"闻道虎疮仍带镞":听闻老虎受伤,箭头还留在身上,
"吼来和痛亦横行":它带着伤痛怒吼,依然肆意横行。
"昨日流莺今日蝉":昨日还能听到流莺啼叫,今日却只剩蝉声,
"起来又是夕阳天":一觉醒来,又是夕阳西下的黄昏。
"六龙飞辔长相窘":时光如六龙驾车般飞逝,令人窘迫,
"更忍乘危自着鞭":又怎能忍心在处境艰难时,还逼迫自己奋进呢。
# 着:一作著。,更忍乘危自:一作何忍临岐更。
"有是有非还有虑":世间之事有是有非,总让人忧虑,
"无心无迹亦无猜":若能做到无心机、无行迹,也就不会被人猜疑。
"不平便激风波险":遇到不平之事就冲动行事,容易激起危险的风波,
"莫向安时稔祸胎":不要在安稳之时就埋下祸患的种子。
"十年三署让官频":十年间,我在多个官署频繁辞官,
"认得无才又索身":认清自己并无才华,便选择独善其身。
"莫道太行同一路":不要说太行山的路大家都一样难走,
"大都安稳属闲人":大体上还是闲人过得安稳自在。
"曾闻劫火到蓬壶":曾听说劫难之火蔓延到了蓬莱仙岛,
"缩尽鳌头海亦枯":巨鳌的头部都收缩不见,海水也干涸了。
"今日家山同此恨":如今家乡也遭遇了同样令人遗憾的事,
"人归未得鹤归无":人没能回去,不知道仙鹤是否回去了呢。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这句“蓬壶”即蓬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居住之地,常被用于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拾遗记・高辛》中记载:“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诗人在此提及“蓬壶”,暗示世间即使是仙境、神物也难以逃脱巨大变故与沧桑,表达出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深沉感慨,
2. 分段赏析
其一:“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开篇直言不要抱怨每日艰难危险众多,无奈世情如此,“幸门”暗示社会中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利益的现象。后两句以“貔貅睡稳”“蛟龙渴”对比,象征不同阶层状态,“烧残朽铁磨”进一步强化无奈之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其二:“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前两句借别鹤指法及戴逵典故,表明自身不屑权贵的态度。后两句以幽默讽刺口吻,说借王公玉枕痕是“世间第一风流事”,实则反讽趋炎附势之人,体现诗人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其三:“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以“交疏戒言深”点明人际交往道理,“肝胆徒倾致铄金”感慨真心付出却可能遭人诋毁。借李陵典故,说明若没有司马迁记载,李陵心意难被知晓,表达对世间误解与不公的感慨。其四:“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从对《南华经》看似荒唐落笔谈起,以严光事为例,借古人表达自己对人生、处世的看法,思考才华与出世入世的关系。其五:“不劳世路更相猜,忍到须休惜得材。几度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恐难回。”劝人不必在世间相互猜疑,要珍惜才华。“懒乘风水便”“拗船折舵”等形象表达对顺势而为的态度,体现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无奈。其六:“由来相爱只诗僧,怪石长松自得朋。却怕他生还识字,依前日下作孤灯。”表明自己与诗僧交好,以怪石长松为朋,“却怕他生还识字”一句,幽默又无奈地表达对世间复杂的看法,似乎觉得不识字反倒可免去诸多烦恼。其七:“老禅乘仗莫过身,远岫孤云见亦频。应是佛边犹怕闹,信缘须作且闲人。”写看到老禅师、远岫孤云,感慨即使在佛边或许也怕喧闹,自己随缘做个闲人,表达一种超脱又无奈的心境。其八:“止竟闲人不爱闲,只偷无事闭柴关。轰霆搅破蛟龙窟,也被狂风卷出山。”说闲人并非真爱清闲,只是暂时闭门,即便如此,也可能被外界变故打破平静,表达对世事无常、难以掌控的无奈。其九:“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何如神爽骑星去,犹自研几助玉皇。”想象地下修文,感慨生前贫困,“何如骑星去助玉皇”表达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也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其十:“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故园虽恨风荷腻,新句闲题亦满池。”描绘雨洗芭蕉、晚晴凭槛之景,由景及情,对故园风荷虽有遗憾,但也能闲题新句,体现一种复杂心境,既有对故园的思念,也有当下的闲适创作。其十一:“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三十年来辞病表,今朝卧病感皇恩。”讲述自己从能拄杖外出到清明杜门,回顾三十年称病辞官,今朝卧病仍感皇恩,体现对自身经历与皇恩的复杂情感。其十二:“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应是阿刘还宿债,剩拚才思折供钱。”从初来的遗憾到因芭蕉得诗,幽默说或许是阿刘还宿债,以才思折供钱,展现创作灵感与生活感慨。其十三:“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写芭蕉丛畔景色,以景抒情,表达对当地的情感,说离开时题诗也题不尽,不用寄校书笺,有一种洒脱又留恋的情感。其十四:“自伤衰病渐难平,永夜禅床雨滴声。闻道虎疮仍带镞,吼来和痛亦横行。”写自己因衰病难过,长夜听雨滴,借听闻老虎受伤仍带镞横行,隐喻世间强者即使受伤仍有影响力,感慨自身与世事。其十五:“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著鞭。”以流莺、蝉、夕阳等意象,感叹时光流逝,“六龙飞辔”象征时光,表达对时光紧迫、人生艰难的无奈,劝人莫要在危险时强行奋进。其十六:“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不平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探讨是非、有无心机的问题,劝人莫因不平激出风波,在安稳时莫种下祸根,表达对处世之道的思考。其十七:“十年三署让官频,认得无才又索身。莫道太行同一路,大都安稳属闲人。”回顾十年多次让官,自嘲无才,以太行山路作比,说闲人反而安稳,表达对自身仕途及人生选择的感慨。其十八:“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借传说中蓬壶遭劫火、海枯等,类比家乡遭遇,表达人未归、不知鹤是否归的遗憾与愁绪,蕴含对家乡的思念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