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临江仙·孤雁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shuāng
lěng
hóng
鸿
jīng
shī
bàn
yǒu
rén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píng
chǐ
chóu
biān
chóu
duō
shū
shuāng
lèi
luò
dēng
qián
duì
yuè
míng
wǎng
shì
zhī
xiāo
jiǎn
nián
nián
duān
liáo
shēng
chuán
西
fēng
chuī
zhǐ
yǐng
gāng
shì
zǎo
qiū
tiān

译文

秋霜遍地,离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个人与它同病相怜。想要将一怀愁绪用短信寄出去,却发现愁绪太多变换不定,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泪。不要对着明月遥想当年的往事,那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忽然云中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身影缥缈在初秋的寒风之中。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明写离群于雁,实写与其同病相怜的自己。大雁不善于单独生活,离群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以那些落单的大雁容易让人心生怜悯之情。纳兰此时就像一只霜冷离鸿惊失伴的于雁,改他在满地秋霜中抬头看见那只拼命南飞、声声哀啼的大雁时,忍不住喃喃自语:你可知这地上有个人与你同病相怜啊!他想要把满怀愁绪用书信寄出,但愁多书屡易,他发现愁绪太多且变幻不定,屡屡修改增删,这封信便迟迟写不下来,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汨,即双泪落灯前。越是纷乱,就越想拆解清楚。所以陷入情绪困扰中的人容易追思往事,纳兰提醒自己莫对月明思往事,那只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是悴。可是这样的提醒往往是苍白的。一个人最难明白、也最难管住的莫过于自己的心。无端嘹唳一声传。云中忽然传来一声于雁哀鸣,抬头望去,那于单的影子在初秋的寒风之中缥缈远去。末尾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和上阕里同病相怜二句已将天上于雁与地上旅人合二为一,所以,这于单的只影既是雁,也是人,一语双关,给人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全词突出了人雁合一,情景合一,雁之于影与人之于独,交织浑融的意境;抒发了于寂幽独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朱彝尊《洞仙歌·花糕九日》

下一篇:清·乾隆《题木刻屏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