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路何长":大雁南飞北往的路途是多么漫长啊,
"中间万弋张":飞行的途中又有千万个捕鸟的器具正张开等着。
# 弋:以绳系箭而射,射中猎物,即收绳而取。
"不知烟雾里":不知道在那烟雾弥漫的天空中,
"几只到衡阳":究竟能有几只大雁可以平安飞到衡阳呢。
# 到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
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其诗多写景咏物,也有愤慨世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其小品文短小精悍,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社会矛盾和时政弊端多有讽刺揭露。代表作品有《杂讽九首》《村夜二篇》。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雁的描写,流露出对身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那些陷入绝境、无计可施的百姓深切的怜悯与哀伤。
2. 写作手法
起兴:“南北路何长”,以大雁南飞路途遥远起兴,象征着百姓在乱世中求生存的道路漫长而艰难。“中间万弋张”,用大雁在飞行途中面临无数猎弋的危险,来比喻百姓在生活中遭受的重重苦难和威胁。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对生活在晚唐黑暗统治下百姓的深切同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混乱,以及百姓所面临的悲惨境遇,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3. 分段赏析
“南北路何长”是对大雁迁徙之路的概述。一个“何”字,加强了语气,强烈地突出了大雁南北飞行路途的漫长遥远。这漫长的路途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象征着艰难的历程,为下文大雁面临的艰难险阻埋下伏笔,营造出一种前路漫漫的氛围。“中间万弋张”是对大雁飞行途中险恶环境的刻画。“万弋张”形象地描绘出无数的捕鸟器具张开,严阵以待捕捉大雁的情景。“万”字极言捕鸟器具之多,侧面反映出大雁所面临危险的密集与严重程度。这一句与上句的漫长路途相呼应,使大雁的处境更加艰难,诗人借大雁被众多猎弋威胁的遭遇,暗指晚唐百姓在乱世中遭受的重重压迫与苦难,展现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不知烟雾里”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迷茫的氛围。“烟雾”不仅是自然环境中的雾气,更象征着未知与不确定性,给人一种前途莫测的感觉。大雁飞行在烟雾弥漫的天空中,让人难以看清它们的具体状况,进一步加深了大雁命运的悬念,同时也暗示了百姓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未来充满了迷茫与未知,不知将走向何方,不知能否摆脱困境。“几只到衡阳”则以疑问的形式作结,将情感推向高潮。“几只”强调数量之少,表达出诗人对能成功抵达目的地衡阳的大雁数量的深深忧虑。言外之意是,在如此漫长的路途和众多危险的威胁下,恐怕只有极少数大雁能够幸免。这一问,表面上是对大雁命运的关切,实则是对处于晚唐乱世中广大百姓命运的悲叹,含蓄地表达出对百姓在重重苦难下艰难求生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
# 此非咏雁,借雁言世乱多危机也。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韩愈《郴口又赠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