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朝代:唐作者:李山甫浏览量:1
jiǎo
wán
chán
shēng
yún
jīng
hàn
dàn
huán
míng
cháng
suī
nài
duì
jūn
zuò
nián
shào
jīn
suí
ěr
xíng
guì
yǐng
yáo
què
dòng
jīn
hán
zhù
guǐ
shén
jīng
rén
jiān
bàn
bèi
pāo
zhì
wéi
xiàng
yín
yǒu
qíng

译文

狡猾的兔子、顽皮的蟾蜍死去又复生,云朵飘过银河,月色清淡后又转为明亮。夜晚虽然漫长,但我还能耐心地与月亮相对而坐,年轻的时候却忍不住要随着月光四处游走。月宫中玉桂的影子摇晃,使得乌鹊也跟着颤动,月光如寒冷的水波倾泻而下,连鬼神见了都会感到震惊。人间的时光有一半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只有对着孤独吟诗的人,月亮才显得有情意。

逐句剖析

"狡兔顽蟾死复生":狡猾的兔子、顽皮的蟾蜍死去又复生,

"度云经汉澹还明":云朵飘过银河,月色清淡后又转为明亮。

"夜长虽耐对君坐":夜晚虽然漫长,但我还能耐心地与月亮相对而坐,

"年少不禁随尔行":年轻的时候却忍不住要随着月光四处游走。

"玉桂影摇乌鹊动":月宫中玉桂的影子摇晃,使得乌鹊也跟着颤动,

"金波寒注鬼神惊":月光如寒冷的水波倾泻而下,连鬼神见了都会感到震惊。

"人间半被虚抛掷":人间的时光有一半就这样白白地流逝了,

"唯向孤吟客有情":只有对着孤独吟诗的人,月亮才显得有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月》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月亮展开,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月亮的变化,展现了月亮的神秘和变幻莫测。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月的情感变化,从耐心相对到年轻时的追随。颈联进一步描绘月亮的奇幻景象,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月亮的特殊情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山甫(?~?),唐代诗人。唐懿宗咸通年间,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中和三年前后,入藩镇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幕。僖宗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彦祯父子败亡,李山甫不知所终。李山甫的诗歌间有议论、美刺兼得。其诗语言通俗,自然流畅,颇受白居易、贾岛诗风影响,亦掺杂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全唐诗》小传亦称赞李山甫“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代表作品有《寓怀》《赴举别所知》《寒食二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这两句诗中“狡兔顽蟾”是古代传说中月亮上的生物,这里用来代指月亮。“死复生”形象地描绘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仿佛有生命一般。“度云经汉”则描写了月亮在云朵和银河间穿行的动态,“澹还明”表现出月色的变化,从清淡到明亮。这两句诗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氛围。​​颔联:“夜长虽耐对君坐,年少不禁随尔行。”​​上句“夜长虽耐对君坐”,诗人说夜晚虽然漫长,但他还能耐心地与月亮相对而坐,体现出一种宁静和沉思的心境。下句“年少不禁随尔行”则回忆起年轻时的冲动和热情,忍不住要随着月光四处游走,与现在的状态形成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颈联:​​“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这两句诗中“玉桂影摇”描绘了月宫中玉桂的影子摇晃的景象,“乌鹊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态感,仿佛乌鹊也受到了月亮的影响。“金波寒注”将月光比作寒冷的水波倾泻而下,“鬼神惊”则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月光的震撼力。这两句诗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月亮的奇幻和神秘。​​尾联:“人间半被虚抛掷,唯向孤吟客有情。”​​上句“人间半被虚抛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虚度的感慨,觉得人生有一半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下句“唯向孤吟客有情”则转折到月亮,只有对着孤独吟诗的人,月亮才显得有情意,体现了诗人在孤独时刻对月亮的依赖和感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遐周《题壁》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嶓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