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勒春风不早开":牡丹拦住了春风,强迫着春风不使自己早早地开放,
# 勒:强制、压抑。,邀:阻截。
"众芳飘后上楼台":而要让其他的花儿全部谢飘落地上后,才由自己盛开在玉楼上。
"数苞仙艳火中出":那些火红的花苞艳丽得像火中升起来的,
"一片异香天上来":阵阵扑鼻奇异的馨香从天上飘下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清晨的露珠儿湿润着花瓣,多么有神采,艳丽得跃跃欲动,
"暮烟情态恨成堆":到了傍晚,烟岚中妖媚的风姿因少人欣赏而抱怨成堆。
"知君也解相轻薄":牡丹花知道诗人也善解风情,
"斜倚阑干首重回":在傍晚的暮霭里斜靠在楼台栏杆上,频频地回过头来眷恋着自己,欣赏着自己的芳容。
唐代诗人
李山甫(?~?),唐代诗人。唐懿宗咸通年间,累举进士不第。僖宗中和三年前后,入藩镇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幕。僖宗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彦祯父子败亡,李山甫不知所终。李山甫的诗歌间有议论、美刺兼得。其诗语言通俗,自然流畅,颇受白居易、贾岛诗风影响,亦掺杂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全唐诗》小传亦称赞李山甫“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代表作品有《寓怀》《赴举别所知》《寒食二首》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牡丹的七言律诗,借牡丹形象写出了牡丹不与百花争春、不慕虚荣的好品质。
2. 分段赏析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两句交代牡丹的开花时间。“邀勒”生动形象地写出牡丹似乎是有意阻止春风,不让自己过早开放,直到“众芳”凋零后,才登上舞台绽放。这既点明牡丹开花在暮春,晚于其他百花,又为牡丹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个性。“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两句描绘牡丹的艳丽与香气。将牡丹比作从火中诞生的仙艳,突出其色泽红得耀眼,极为艳丽;又说其异香来自天上,表明牡丹香气浓郁且超凡脱俗,此等描写尽显牡丹的与众不同与高贵。“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两句描写早晚牡丹的状态。清晨,牡丹在晓露的滋润下,精神饱满,娇艳得让妖都心动;傍晚,在暮烟笼罩中,牡丹又呈现出各种姿态,引发众芳的嫉恨。通过早晚不同场景,从侧面展现出牡丹的魅力之大。“知君也解相轻薄,斜倚阑干首重回”两句表达作者对牡丹的情感。作者深知牡丹明白众芳嫉恨的原因,它本就无意与它们争春,不慕虚荣。正因如此,作者斜倚阑干,对牡丹爱恋不已,还未赏完就想着再回首欣赏。此句由对牡丹香色的赞美,上升到对其品格的赞美。
上一篇:唐·温庭筠《蔡中郎坟》
下一篇:唐·崔珏《道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