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yīng

朝代:唐作者:齐己浏览量:1
chù
jīng
nián
hǎo
yīn
nuǎn
fēng
cuī
chū
zhuàn
qiáo
lín
máo
xīn
shuā
táo
qián
hóu
shé
chū
tiáo
shū
qín
cáng
bìng
hóng
xìng
rén
shuāng
绿
yáng
shēn
xiǎo
lái
zhī
shàng
qiān
bān
yīng
gòng
táo
huā
shuō
jiù
xīn

译文

已经整年了没有听见你的好声音,暖风一吹你又鸣啭在树林。新洗的羽毛如陶淇叔父的菊花一般绚丽,你的喉咙刚开始唱起叔夜琴的和音。躲避雨水,双双栖息在红杏树密枝之间,远离人间烦恼,一同进入翠绿杨树的深处。早晨你来枝上说了千般的话,该是向桃花诉出旧日的感情。

逐句剖析

"何处经年閟好音":已经整年了没有听见你的好声音,

# 閟:一作绝。闭,藏。,处:一作事。

"暖风催出啭乔林":暖风一吹你又鸣啭在树林。

"羽毛新刷陶潜菊":新洗的羽毛如陶淇叔父的菊花一般绚丽,

"喉舌初调叔夜琴":你的喉咙刚开始唱起叔夜琴的和音。

# 叔夜:三国魏嵇康,字叔夜,有奇才,善弹琴。

"藏雨并栖红杏密":躲避雨水,双双栖息在红杏树密枝之间,

# 藏雨:避雨。藏:一作怕。

"避人双入绿杨深":远离人间烦恼,一同进入翠绿杨树的深处。

"晓来枝上千般语":早晨你来枝上说了千般的话,

"应共桃花说旧心":该是向桃花诉出旧日的感情。

# 旧心:指往日的情意。,说:一作诉。,应:一作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莺》是唐代诗僧齐己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篇以设问引出早莺啼鸣,巧妙点明“早”意,暗示春至。颔联巧用比喻,将早莺羽毛比作新刷陶菊般鲜亮,歌声比作叔夜琴音般悠扬。颈联描绘早莺雨中避人、双栖红杏绿杨之景,尽显其活泼可爱。尾联运用拟人,想象早莺与桃花倾诉旧情,寄寓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全诗借早莺之态,尽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早莺》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此诗以早莺为吟咏对象,将早莺的形神姿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尽显体物之妙。诗人由早莺婉转的啼鸣声巧妙点出“早”之意趣,而尾联“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一句,更是将情感巧妙移情于桃花,赋予早莺与桃花以人的情思,使得整首诗韵味悠长,别具神韵。

2. 写作手法

比喻:“羽毛新刷陶潜菊”将早莺的羽毛比作陶渊明新刷过的菊花,形象地描绘了早莺羽毛的鲜亮与美丽,同时也赋予了早莺以清高脱俗的气质,与陶渊明的隐逸形象相呼应。“喉舌初调叔夜琴”将早莺的歌声比作嵇康刚调试好的琴声,突出了早莺叫声的动听与悦耳。衬托:尾联“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诗人描绘黄莺在清晨枝头婉转鸣唱,仿佛在与桃花倾诉往日情谊,桃花在暖风中绽放笑颜,与黄莺相见相亲,以桃花绽放的热闹、温馨场景衬托黄莺的多情,使黄莺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充满生活情趣。

3. 分段赏析

首联“何处经年閟好音,暖风催出啭乔林”以别出心裁的笔触展开。上句感慨整整一年都未曾听闻那美妙动人的鸟鸣声,以此巧妙地为下句莺啼之“早”埋下伏笔,精准点题。当春风轻拂,林间传来的莺啼声如潺潺流水般自然流畅,又似箫管悠悠吹奏出的美妙乐章。一个“啭”字,仿佛将宛转的鸟声直接送到了读者耳畔,让人身临其境。“啭乔林”之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生动画面,一“啭”一“鸣”,皆用得精妙绝伦,将鸟儿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颔联“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从正面细腻地描绘出黄莺的羽毛与歌喉。晋代陶潜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句,这里以陶潜所植之黄菊来比喻黄莺刚刚梳理得鲜亮整洁的羽毛;晋人嵇康字叔夜,擅长弹琴,尤擅名曲《广陵散》,便以嵇康的琴声来比喻莺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新刷”“初调”,既描绘出黄莺的清新模样,又呼应了“早”字,凸显出其生机勃勃之态。颈联“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描绘了莺因“藏雨”“避人”而双双栖息于红杏绿杨的深处,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俏皮。尾联“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更是将黄莺描绘成多情之鸟。它们不仅“并栖”“双入”,恩恩爱爱,而且在清晨的枝头婉转多变地鸣唱,仿佛在与桃花倾诉着往日的情谊。桃花在暖风中绽放着笑颜,与黄莺相见相亲,恰似旧友重逢,相谈甚欢,故而用“千般语”“说旧心”来形容,诗人笔下的黄莺,充满了生活情趣,令人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旧心”二字生,妙,从无人用。

清黄周星《唐诗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九龄《听筝》

下一篇:唐·徐凝《观浙江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