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郡城东":早上人马出奔郡城以东,
# 郡城:郡治所在地。此指徐州城。
"分围浅草中":众人分守围猎浅草丛中。
"红旗开向日":红旗招展向着初升太阳,
# 红旗:古代用作军旗或用于仪仗队的红色旗。
"白马骤迎风":白马奔驰迎着烈烈劲风。
"背手抽金镞":反手先从背后抽出金箭,
# 金镞:金属制成的箭头。这里指箭。
"翻身控角弓":翻身再满满地拉开角弓。
# 角弓:以兽角为饰的良弓。
"万人齐指处":众人喝彩共同所指之处,
"一雁落寒空":一只大雁坠落十里高空。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豪迈风格的诗,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打猎的情况,凸显英雄射雁绝技并营造热烈且令人遐想的场面。
2. 写作手法
烘托:“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通过描写围观人群的反应来侧面烘托英雄的射艺超群。
3. 分段赏析
首联:“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开篇点明围猎之时与地,“晓出”二字,勾勒出晨光熹微、万物初醒之景;“分围”则尽显猎场之广袤,浅草如茵,为全诗铺展一幅开阔之背景,色彩鲜丽,画面明朗。颔联:“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红旗烈烈,迎日而展,耀目生辉;白马奔腾,迎风而驰,气宇轩昂。此二句,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为背景,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为衬托,为英雄之登场蓄势。“白马骤迎风”,英雄跃马而出,风姿飒爽,尽显“帅”劲,为下文之射猎英姿埋下伏笔。颈联:“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此联正面描写骑士射猎之动作,细腻入微。“背手抽金镞”,一“抽”字,尽显手势之利落;“背手”而“抽”,更显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以“控”字写弯弓,力透纸背,尽显射者臂力之强劲;“翻身”之动作,如鹞子翻飞,造型健美,令人叹为观止。尾联:“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英雄之射艺,非止于一招一式之表面,更在于其百步穿杨之绝技。刹那之间,人群欢呼,齐指苍穹,原是英雄一箭中的,鸿雁带箭,垂翅坠落。“寒空”之“寒”,既点时令,更渲染鸿雁凌绝苍穹之高远,从而凸显一箭命中之神异。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而射雁成功之热烈场面,留予读者无限遐想。
4. 作品点评
全诗取材精当,剪裁得宜,无一句赘言,无一处冗笔,如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尽显诗人匠心独运之妙。
# 白公(居易)曰:“张三作《猎》诗,以较王右丞,予则未敢优劣也。”
唐范摅《云溪友议》
# 张祜《观李司空猎》诗,精神不下右丞,而丰采迥不同。
明末清初吴乔《围炉诗话》
# 白尚书以祜《观猎》诗,谓张三较王右丞未敢优劣,似尚非笃论。祜诗……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
清施闰章《蠖斋诗话》
# 一诗(另一首指《残猎》)无大好处,但取其写兴逼真。“开”字,炼(“红旗”句下)。“骤”字炼(“白马”句下)。声色俱到(末句下)。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 嬉戏庄雅,两擅其胜。真而不村俗,小而奋情。
唐许浑《近体秋阳》
上一篇:唐·白居易《司马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