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径绿芜合":雨中的小径被绿色的杂草覆盖,
"霜园红叶多":霜后的庭院里堆积着许多红叶。
# 红叶:江南多枫树和乌柏。
"萧条司马宅":萧条冷落的司马宅中,
#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门巷无人过":门前的巷子都没有人经过。
"唯对大江水":如今只能对着滔滔的江水,
# 大江:指长江。
"秋风朝夕波":看那秋风掀起早晚的波浪。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通过对司马宅周边雨径绿芜、霜园红叶、无人经过的门巷以及大江朝夕波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萧条荒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初到江州时的寂寞与失意之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雨径绿芜”“霜园红叶”的自然生机反衬宅第的萧条,倍增孤寂感。对仗:首联“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以“雨径”对“霜园”,“绿芜”对“红叶”,工整凝练地描绘秋日景象。借景抒情:通过“大江水”“秋风波”等意象,将孤寂之情融入自然永恒的流动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 分段赏析
《司马宅》一二句“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以工整对仗描绘秋日景象,“绿芜”与“红叶”的色彩对比凸显季节特征,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四句“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陡然转折,以“萧条”点明宅第的冷清,“无人过”三字道尽世态炎凉;第五句“唯对大江水”将视角从宅内转向远方,“唯”字强化孤独感;第六句“秋风朝夕波”以江波的永恒流动暗喻生命的无常,既呼应前文孤寂,又将情感升华为对自然规律的接纳。全诗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象到人生境遇,最终归于对生命的哲思,体现了白居易诗歌“淡而有味”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唐·郑愔《春怨》
下一篇:唐·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