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萧条过凤城":傍晚的雨萧瑟地掠过长安城,
# 凤城:指京城长安。汉武帝曾在长安建筑凤阙,上有金凤。
"霏霏飒飒重还轻":雨声起初细密,后来渐渐转轻。
# 飒飒:形容雨声。,霏霏:纷飞的样子。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说你今晚住在东林寺,
# 东林:寺院名,在江西庐山。这里泛指寺院。
"听得荷池几番声":我听见荷池传来几阵声响。
# 番:一作度。
唐代诗人
李端(?~?),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杭州司兵参军。曾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贞元初。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卢纶等并称。其尤喜作律体,多酬赠唱和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代村中老人答》《宿石涧店闻妇人哭》《巫山高》《赠康治》等为传世佳作。今有《李端诗集》3卷。
1. 分段赏析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两句是描写京城傍晚的雨景。“暮雨”点明时间,“萧条”一词营造出一种寂寥、冷清的氛围,描绘出暮雨在凤城(京城)中萧瑟而过的景象。“霏霏飒飒”生动地模拟出雨落时细密、轻柔且连绵不断的声音和形态,“重还轻”细致地刻画了雨势的变化,时大时小,时急时缓,使雨景变得灵动可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傍晚时分雨落京城的独特氛围。“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两句是写诗人听闻友人的情况和由此展开的想象。“闻君此夜东林宿”直白地叙述诗人听闻友人卢纶当晚在东林住宿这一信息,为后文的想象做铺垫。“听得荷池几番声”则是诗人想象友人在东林住宿时,听到荷池传来的阵阵雨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对雨的感受与对友人的牵挂融合在一起,通过想象友人听荷池雨声的情景,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使诗歌情感更加细腻、真挚。
下一篇:唐·孟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