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wàng

朝代:唐作者:李端浏览量:3
jiù
xuě
zhú
shā
xīn
léi
cǎo
xiǎo
shuāng
yīng
bàng
bìn
cuī
huā
xíng
qián
wǎn
guī
guó
shē
láo
bào
chūn
jìn
cóng
nián
huá

译文

旧年的积雪随着泥沙流走,新春的雷声催发了草芽。清晨的霜应该已经靠近两鬓,夜里的雨不要催落花朵。前行吧,可是前途似乎已到傍晚,回去吧,故乡却路途遥远。无需别人告知春天即将结束,从此要珍惜年华。

逐句剖析

"旧雪逐泥沙":旧年的积雪随着泥沙流走,

"新雷发草芽":新春的雷声催发了草芽。

"晓霜应傍鬓":清晨的霜应该已经靠近两鬓,

"夜雨莫催花":夜里的雨不要催落花朵。

"行矣前途晚":前行吧,可是前途似乎已到傍晚,

"归与故国赊":回去吧,故乡却路途遥远。

"不劳报春尽":无需别人告知春天即将结束,

"从此惜年华":从此要珍惜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夜望》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早春旧雪消融、新雷催发草芽的景象。颔联借晓霜、夜雨表达对时光易逝的忧虑。颈联感慨前行则前途已晚,归乡却路途遥远。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不再等待春尽,从此珍惜年华的决心。全诗语言含蓄凝练,通过描绘早春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前途和归乡的忧虑,以及珍惜年华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端(?~?),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杭州司兵参军。曾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贞元初。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卢纶等并称。其尤喜作律体,多酬赠唱和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代村中老人答》《宿石涧店闻妇人哭》《巫山高》《赠康治》等为传世佳作。今有《李端诗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借景抒情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在早春夜晚眺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珍惜年华的决心。

2. 分段赏析

首联:“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描绘了一幅鲜明的早春画面,旧雪随着泥沙缓缓流走,意味着冬天的离去;新雷响动,催发了草芽,宣告春天的到来。此联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了冬春交替之际,自然万物的变化,体现出早春的生机与活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透露出诗人对早春景色的欣喜之情。颔联:“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自然景象转向自身,将晓霜比作自己两鬓的白发,暗示时光的流逝,表达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夜雨莫催花”,运用拟人手法,祈愿夜雨不要过快地催落花朵,实则是希望春光能够停留得更久一些,体现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担忧,借景抒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含蓄。颈联:“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诗人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慨,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行,却感觉前途已到傍晚,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无奈感;而归乡之路依旧遥远,归期渺茫,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惆怅。此联将诗人对前途和归乡的忧虑直白地展现出来,使情感更加深沉。尾联:“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诗人表明无需别人告知春天即将结束,自己已然明白要珍惜年华。这两句是诗人在前文感慨时光流逝、前途归乡忧虑后的情感升华,直接表达出珍惜时光的决心,从对自然时光的感慨上升到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杂曲歌辞·浩歌行》

下一篇:唐·于武陵《南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