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漾漾白鸥飞":汉江水波荡漾白鸥掠飞,
# 白鸥飞:引用《列子》书中的一段寓言故事。据记载海边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由于整天在海边和鸥鸟玩耍亲近,这些鸥鸟经常飞到这个孩子的身旁来而毫不畏惧。这件事情被孩子的父亲知道后,便要孩子将鸥鸟捕捉回家。隔天当这个孩子再度来到海边时,天上的鸥鸟却飞舞在空中,没有一只肯下来。列子透过这个寓言故事,比喻人有机心时,连鸥鸟都会察觉而避开。,溶溶漾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绿净春深好染衣":江水碧绿澄净仿佛都能漂染衣衫。
# 好染衣:碧绿的江水可以把衣服染绿了。
"南去北来人自老":南来北往的人们随着时间流逝都会渐渐老去,
# 人自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会渐渐老去。,南去北来:南来北往的。
"夕阳长送钓船归":夕阳总是送那钓鱼的船儿归去。
# 钓船:钓鱼的船。,长:总是。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汉江景色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2. 写作手法
对比:“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将人们在汉江边上南来北往、岁月流逝人渐老去的情景,与夕阳下悠然归来的钓船相对比,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动静结合:“溶溶漾漾白鸥飞”是动景,描绘了江水流动和白鸥飞翔的动态画面;“绿净春深好染衣”是静景,刻画了碧绿平静的江水,动静结合,使诗歌的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3. 分段赏析
《汉江》的前两句“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勾勒出一幅春日里洁雅静谧的画面。“溶溶漾漾”一词,精妙地描绘出汉江之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悠悠流动的美妙姿态。在这悠悠荡漾的江面上,洁白的鸥鸟上下翻飞、嬉戏玩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人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绿净春深好染衣”一句,则运用了夸饰的修辞手法,将盛春时节汉江江水的碧绿澄澈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纯净的绿色仿佛浓郁到可以用来染衣,“绿净”二字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色泽与质感,而“春深”不仅点明了作者途经汉江时正值暮春之际,更巧妙地解释了江水如此碧绿澄净的缘由。这一修辞,将春天那种清新、纯净、明亮、艳丽的特质,尽数蕴含其中。再看后两句“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承接上联对汉江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作者心中对岁月的感慨也油然而生。美好的春景提醒着新一年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人的年华又增添了一岁。“南去北来人自老”,这句诗饱含着作者对自己多年来南来北往、四处奔波中时光悄然流逝的喟叹。“人自老”三个字,深刻地表达出年华老去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且无法避免的无奈之感。“夕阳长送钓船归”,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钓船缓缓归航的画面。日复一日,西沉的夕阳仿佛一直都在默默地目送着钓船返回,从未改变。由此联想,每当旭日东升,钓船又会再次出发,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生亦如此,一代又一代,新人换旧人,皆是自然规律。因此,在面对“南去北来人自老”的伤感时,又何须过分自艾自怜呢?这样层层递进的描述,自然而然地在对岁月消逝的无奈中,流露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意味。
4. 作品点评
《汉江》这首诗作巧妙地将场景的细致描绘、人物的生动刻画以及情感的深刻议论与抒发融为一体。词人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去体察情感,将情人间那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动人的感染力。这种对情感的精准把握和独特表达,彰显出词人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使整首诗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 晚唐用字虽浓丽,不甚温厚,唯杜牧之似优柔,此作是也。
元杨士弘《批点唐音》
# 周弼为实接体。何仲德为警策体。刘辰翁曰:前二句来得慷慨。徐充曰:“人自老”三字最为感切。钓船常在,而南去北来之人,为名为利,则无定踪,皆汩没于此,真可叹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夕阳影里,烟波淼淼。
清李因培《历代诗法》
# 诗中,碧蓝碧蓝溶溶漾漾的江水,展翅翱翔的白鸥,夕阳斜照下的钓鱼船,构成了一幅多么飘逸不群的意境。
现代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梁超然《三书斋文存》
下一篇:唐·司空图《牛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