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您难道没有看见长安北城渭水桥边,
"枯木横槎卧古田":枯死的树木枝丫横卧在田间地头吗?
# 槎:树木的枝丫。
"昔日含红复含紫":之前这棵树红紫一时,风光无限。
"常时留雾亦留烟":可是烟云雾绕,
"春景春风花似雪":春光春景花开如雪,
"香车玉舆恒阗咽":香车宝马塞满道路。
# 阗咽:堵塞;拥挤。
"若个游人不竞攀":哪个游人不竞相攀折,
# 人:一作童。,若个:哪个。
"若个娼家不来折":哪个女艺人不来折枝赏玩。
"娼家宝袜蛟龙帔":妖冶的倡女宝袜蛟龙帔,
# 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
"公子银鞍千万骑":富有而轻薄的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一向花娇":黄莺鸟对花戏春娇鸣,
"青鸟双双将子戏":青鸟三三两两与孩子在游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千百个枝条互相掩映,
"月桂星榆相蔽亏":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
# 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星:一作青。,月:一作丹。
"珊瑚叶上鸳鸯鸟":在珊瑚一样的叶子上有鸳鸯双栖,
"凤凰巢里雏鹓儿":有凤凰来巢。
"巢倾枝折凤归去":但是等到巢翻树枝折,凤凰归去。
# 巢倾枝折凤归去:一作“巢倾折,凤归去”。
"条枯叶落任风吹":就只剩下狂风吹落叶枯枝,萧条不已。
# 任:一作“狂”。
"一朝零落无人问":一朝零落没人关心,
"万古摧残君讵知":万古摧残您哪里知道。
# 讵:难道;岂。
"人生贵贱无终始":人生是高贵还是卑贱,
"倏忽须臾难久恃":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只在瞬息之间。
# 倏忽:迅疾貌。
"谁家能驻西山日":就像是没有人能阻止太阳落下,
"谁家能堰东流水":没有人能阻止水向东流去。
"汉家陵树满秦川":秦川汉陵在改朝换代时也无可奈何,
# 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行来行去尽哀怜":令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那些看似富贵荣华的王公贵族,
# 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咸拟荣华一万年":都想荣华富贵千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到如今不是也不见朱唇白貌,
# 白:一作“玉”。
"惟闻素棘与黄泉":只剩下长满荆棘的坟头。
# 素:一作“青”。
"金貂有时换美酒":所以好酒尽管喝,
# 换美酒:一作便换酒。
"玉麈但摇莫计钱":不要管他们花多少钱。
# 但:一作恒。,玉麈:玉柄麈尾。东晋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
"寄言坐客神仙署":告诉大家一句话,
# 神仙署: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时置。
"一生一死交情处":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也是一场空。
"苍龙阙下君不来":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
# 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
"白鹤山前我应去":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云间海上邈难期":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
# 难期:难及,难于企及。
"赤心会合在何时":更是飘缈难觅。
"但愿尧年一百万":只希望天下太平健康长寿,
# 尧年:此处代指长寿。
"长作巢由也不辞":一直做隐士平民也不错。
# 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初唐诗人卢照邻借乐府旧题写的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社会讽喻诗。借“渭桥枯木”起兴,描写了长安昔日的奢靡与崩塌后的寂灭,形成强烈对比,暗讽功名富贵的虚妄。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长安城北渭桥边”的虚指场景起兴,借眼前“枯槎卧田”的荒芜意象,将自然物象与历史记忆勾连。枯木的“摧残”暗喻长安城从“千尺长条百尺枝”的繁盛走向“一朝零落无人问”的衰败,以物象的变迁暗示人世的无常。
3. 分段赏析
本诗以“枯木”为核心意象,通过虚实交错的叙述,探讨生命的根本意义。全诗开篇从“渭桥边横卧的枯树”写起,由这株枯朽的树木引发联想,回溯长安城昔日的繁华:这里曾有黄莺鸣唱、凤凰栖息的热闹,有车往来络绎不绝的盛景,还有“珊瑚叶上鸳鸯鸟”这般富丽的画面,共同勾勒出“千尺长条百尺枝”的盛世轮廓。诗人用密集的景物意象和层层叠加的笔触,描绘出“倡家争逐”“公子奔忙”的喧嚣场景,却在“一朝零落无人问”的转折中,暗藏衰败的预兆。结尾“万古摧残君讵知”一句,将桓温“树犹如此”的个人感慨,扩展为对永恒困境的追问——当帝王的陵墓沦为荒冢,当权贵的繁华最终消散,功名富贵的短暂便显露无遗。诗的后半段转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以“人生贵贱无终始”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对照,揭示富贵如同早晨的露水般容易消逝。诗人用“金貂换酒”的放达行为讽刺对功名的执着,又以“玉麈摇钱”的荒诞故事揭露求仙的虚妄:即便“苍龙阙下”曾有生死之约,即便“云间海上”传来仙踪传说,最终都成空。唯一的慰藉,不过是“但愿尧年一百万”的朴素愿望。这种从自身患病到经历政治幻灭的真实体验,让诗人既否定了道教“长生”的迷梦,也看透了功名事业的执念,最终将生命的尊严寄托于“巢由”式的隐逸理想中。
4. 作品点评
全诗境界开阔,气势壮大,笔调从容,在声律对仗上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 少陵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若如此篇,亦不得专咎人轻薄。
《载酒园诗话又编》
# 繁华不久,当时习语,结怨谤无体。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行路难》尘言滚滚,何以至是!少陵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若如此篇,亦不得专咎人轻薄。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上一篇:唐·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下一篇:唐·杜牧《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