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o

朝代:唐作者:权德舆浏览量:2
zhàng
chū
péng
hào
qiū
xìng
cháng
běi
fēng
chuī
xiāo
jǐng
liáng
tōng
kuí
shān
guō
xiàng
lián
guāng
yún
jìng
yuǎn
fēng
绿
shuǐ
fāng
táng
niǎo
tiān
xìng
yīng
fēn
fāng
xīn
wèi
wàn
yíng
zhōng
cháng
dào
shēn
wèi
tài
zhǔ
jiā
móu
zāng
xīn
wèi
shì
jiào
qiān
hàn
chǎng
chū
chǔ
liǎng
wèi
dìng
léi
kōng
shāng
chén
yōu
cái
zhù
zhī
liáng
wǎn
guī
máo
yán
xià
zuǒ
yòu
chén
shāng
zhuó
cháng
yáo
fàng
xīn
yóu
huāng
sàng
tóng
shì
fēi
cháng
wéi
shēng
qiáng
nǎi
zhī
bēi
zhōng
shǐ
使
yōu
huàn
wàng
yīn
xiè
shí
bèi
xiāng

译文

拄着竹杖走出陋室,放声高歌秋日情思悠长。北风卷起荷叶编织的衣衫,萧瑟秋景透出彻骨寒凉。穿过通衢抵达山间城郭,街巷水泽倒映着湖光。孤云缭绕远山,碧水漫过芳草池塘。鱼鸟顺应天性悠然自得,百花杂糅暗香浮动。我的内心为何如此煎熬,万千愁绪缠绕肝肠。践行正道却身世飘零,仕宦谋划终成虚妄。心灵被世俗教化牵绊,身影困于笔墨文书牢笼。仕隐抉择悬而未决,憔悴困顿徒然自伤。深重忧思无法排遣,久久伫立黄河桥头。暮色中回到茅屋,左右摆开酒器自斟。独饮美酒且放声长歌,让心神漫游天地八方。得失同属虚幻之境,是非标准岂有恒常。何必苦苦煎熬此生,徒然奔波又有何益。终于明白杯中之物,能让人忘却忧患痛苦。因此告别世俗同辈,栖息于虚无之境。

逐句剖析

"杖策出蓬荜":拄着竹杖走出陋室,

# 蓬荜:蓬门荜户,贫者所居。

"浩歌秋兴长":放声高歌秋日情思悠长。

# 秋兴:一作愁思。

"北风吹荷衣":北风卷起荷叶编织的衣衫,

"萧飒景气凉":萧瑟秋景透出彻骨寒凉。

"通逵抵山郭":穿过通衢抵达山间城郭,

# 通逵:四通八达的大道。

"里巷连湖光":街巷水泽倒映着湖光。

"孤云净远峰":孤云缭绕远山,

"绿水溢芳塘":碧水漫过芳草池塘。

"鱼鸟乐天性":鱼鸟顺应天性悠然自得,

"杂英互芬芳":百花杂糅暗香浮动。

# 杂英:杂花。

"我心独何为":我的内心为何如此煎熬,

"万虑萦中肠":万千愁绪缠绕肝肠。

"履道身未泰":践行正道却身世飘零,

"主家谋不臧":仕宦谋划终成虚妄。

# 谋不臧:计划不好。臧,良好。,主家:持家。

"心为世教牵":心灵被世俗教化牵绊,

"迹寄翰墨场":身影困于笔墨文书牢笼。

"出处两未定":仕隐抉择悬而未决,

"羁羸空自伤":憔悴困顿徒然自伤。

# 羁:一作孤。

"沈忧不可裁":深重忧思无法排遣,

"伫立河之梁":久久伫立黄河桥头。

"晚归茅檐下":暮色中回到茅屋,

"左右陈壶觞":左右摆开酒器自斟。

"独酌复长谣":独饮美酒且放声长歌,

# 长谣:长歌。

"放心游八荒":让心神漫游天地八方。

"得丧同一域":得失同属虚幻之境,

# 得丧:得失。

"是非亦何常":是非标准岂有恒常。

"胡为苦此生":何必苦苦煎熬此生,

"矻矻徒自强":徒然奔波又有何益。

# 矻矻:极劳累貌。

"乃知杯中物":终于明白杯中之物,

# 杯中物:指酒。,知:一作泛。

"可使忧患忘":能让人忘却忧患痛苦。

# 忘:一作亡。,使:一作令。

"因兹谢时辈":因此告别世俗同辈,

# 时辈:此指当世之人。,谢:告别。

"栖息无何乡":栖息于虚无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浩歌》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主题围绕诗人的内心感慨,内容上,先写诗人杖策出行,秋景萧飒,描绘了通逵、山郭、里巷、湖光、孤云、绿水等景色,展现出自然的美好,鱼鸟快乐、杂英芬芳。而后笔锋一转,写自己内心的忧虑,包括仕途不顺、被世教所牵等,表达了出处未定的羁旅之伤。写作手法上,先借景抒情,以美好之景衬内心之愁,后直抒胸臆,表达复杂心境。分段来看,前半段写景,营造氛围,后半段写情,抒发情感。这首诗通过景与情的结合,细腻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名士权皋之子。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迁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权德舆为贞元、元和两朝文坛盟主,也是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文章著名,为文“尚气尚理”,主张“体物导志”“有补于时”,不满于“词或侈靡,理或底伏”之衰薄文风。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其诗以五言居多,五古、五律赡缛浑厚,颇多佳作。严羽《沧浪诗话》谓其诗“有绝似盛唐者”。代表作品有《两汉辨亡论》《玉台体》《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北风吹荷衣,萧飒景气凉”,写诗人拄杖走出简陋居所,放声高歌,秋意正浓,北风萧飒,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这几句,描绘了通衢大道通往山郭、里巷连着湖光的景象,还有孤云、远峰、绿水、芳塘,以及快乐自在的鱼鸟和芬芳的杂花,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场。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内心被各种忧虑萦绕,感慨自己仕途不顺、人生出处未定的哀伤。“沈忧不可裁,伫立河之梁。晚归茅檐下,左右陈壶觞。独酌复长谣,放心游八荒”,先是写忧愁无法排解,只能伫立河梁,而后写晚归后借酒消愁,长谣抒怀,在想象中畅游八方。“得丧同一域,是非亦何常。胡为苦此生,矻矻徒自强。乃知杯中物,可使忧患忘。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诗人在饮酒长歌中领悟到得丧、是非无常,不必苦苦挣扎,借酒可忘忧,于是想要远离世俗,栖息于无何有之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想要超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张仪楼》

下一篇:唐·韩愈《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