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lóu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chuán
shì
qín
shí
lóu
wēi
wēi
zhì
jīn
zài
lóu
nán
liǎng
jiāng
shuǐ
qiān
cháng
gǎi
céng
wén
shí
rén
suì
yuè
xiāng
dài

译文

相传是秦朝时的楼,巍峨耸立至今还在。楼南两条江水长流,千古以来永远不改。曾听闻往昔的人们,岁月不会等待他们。

逐句剖析

"传是秦时楼":相传是秦朝时的楼,

"巍巍至今在":巍峨耸立至今还在。

"楼南两江水":楼南两条江水长流,

"千古长不改":千古以来永远不改。

"曾闻昔时人":曾听闻往昔的人们,

"岁月不相待":岁月不会等待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张仪楼》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大历年间客居成都时创作的五言诗。诗里刻画了战国时期修建、“巍巍至今在”的张仪楼的雄伟身姿,以及“楼南两江水”的地理景致,将唐代成都热闹的街市与依山傍水的格局交融在一起。整首诗语言简洁平实,巧妙地把建筑、自然景致和历史变迁糅合起来,使读者品味诗句时,能深切体会到岁月的沧桑与人事的变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传是”二字,将张仪楼的历史渊源以传闻视角呈现,增添历史的悠远感与神秘色彩,引发读者对楼之过往的遐想。“巍巍”一词,以简洁的叠字,生动勾勒出张仪楼雄伟高耸、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屹立的姿态,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楼的古朴厚重,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此句为全诗奠定怀古基调,为后文抒情开启铺垫。“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把目光从楼转移到楼南江水。江水滔滔,千古流淌,未曾改变。以江水的永恒不变,与前文张仪楼的长久存在相呼应,更与后文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反差。在空间上,楼与江水构成一幅静穆的画面,在时间维度里,江水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承载着历史的悠悠流转。“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曾闻”由眼前景过渡到对往昔人的追念,从客观的楼与江水,转入主观的人事感慨。昔时人早已消逝在岁月长河,而岁月不会因任何人停下脚步,“不相待”直白又有力地抒发时光无情、人生短暂的怅惘。前四句借楼与江水的“永恒”,衬出此句人事的“无常”,情感急转直下,将怀古之思推向深沉的感怀,让读者体会到在历史与时光面前,个体的渺小与无奈,使全诗的情感层次丰富且深刻,完成从景到情的自然转换与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学仙二首》

下一篇:唐·权德舆《浩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