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yǒu
rén
chūn
zhǐ
huā
chá

朝代:唐作者:李郢浏览量:1
zuó
dōng
fēng
chuī
zhǐ
huā
jiǔ
xǐng
chūn
wǎn
ōu
chá
yún
zhèng
yōu
rén
qiàn
xuě
cái
fēn
lǎo
jiā
jīn
bǐng
pāi
chéng
chén
jiān
chū
zhào
yān
xiá
xiàng
bìng
jīn
quán
jiào
xiàn
shēng
tái
bái
jǐng

译文

昨日春风吹过枳花盛开,酒醒时分正值春夜品茗。云朵般守护着幽居者的沟堑,雪花般飘落在山野农家。金色的茶饼拍打时带着雨露,玉般的茶末煎煮时映照烟霞。如今我像司马相如病愈,不再羡慕屋檐下白颈乌鸦的食粮。

逐句剖析

"昨日东风吹枳花":昨日春风吹过枳花盛开,

"酒醒春晚一瓯茶":酒醒时分正值春夜品茗。

"如云正护幽人堑":云朵般守护着幽居者的沟堑,

"似雪才分野老家":雪花般飘落在山野农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金色的茶饼拍打时带着雨露,

"玉尘煎出照烟霞":玉般的茶末煎煮时映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如今我像司马相如病愈,

"不羡生台白颈鸦":不再羡慕屋檐下白颈乌鸦的食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句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春日饮茶的雅致情趣。诗中“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春暮时节友人赠茶、诗人品茗消酒的生活场景。诗人运用精妙的比喻手法,“如云”、“似雪”形容茶汤色泽,“金饼”、“玉尘”描摹茶叶形态,体现出对茶事的敏锐观察与独到见解。全诗最富韵味的是尾联,诗人巧妙化用司马相如病愈的典故,既表达了对茶品的珍视之情,又通过“不羡生台白颈鸦”的表述,流露出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这首茶诗将茶文化与文人雅趣完美融合,堪称唐代茶诗中的典范之作,展现了唐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李郢(?~869?),唐代诗人。字楚望,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大中进士,历任淮南、睦州、信州从事,卒于越州从事。他的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等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友诗。通过春暮时节友人赠茶、诗人品茗消酒的生活场景,流露出隐居生活的自得其乐。

2. 写作手法

比喻:“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如云”“似雪”形容茶色清透,“金饼”“玉尘”摹写茶饼形态,凸显制茶之精。用典:“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尾联化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的典故,司马相如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消渴病患者。这一病症在古代被称为“消渴”,主要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和疲乏等。通过这个典故既赞扬了茶之解渴功效,又以“不羡生台白颈鸦”表达对幽居生活的自足自乐及对官场乞食之徒的讥讽。

3. 分段赏析

首联:“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此联点明了时间和事件背景。“昨日东风吹枳花”,描绘出春风吹拂枳花的春日景象,给人清新之感,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酒醒春晚一瓯茶”,写诗人酒醒之后,在这春日的夜晚,品饮着一瓯茶。酒醒后的诗人,在这充满春天气息的环境中,以茶相伴,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享受,同时为下文友人寄茶的情节做铺垫。颔联:“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这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如云正护幽人堑”,将云彩比作守护幽人(隐士)的屏障,形象地写出了云彩的轻柔与环绕之态,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似雪才分野老家”,把某种景象(可能是枳花或者其他与雪相似的事物)比作雪,刚刚分清是野外的老家,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者是对这种山野生活的归属感。整体而言,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友人赠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故乡的感慨。颈联:“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这两句着重描写了茶的制作过程。“金饼拍成和雨露”,“金饼”可能指茶叶经过加工后制成的饼状,将其拍打成适合冲泡的形状,仿佛与雨露相融合,生动地展现了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自然之气的状态。“玉尘煎出照烟霞”,“玉尘”形容茶叶碾碎后的细腻粉末,煎煮时散发出如烟霞般的光彩,形象地描绘出茶汤的色泽和香气,表现出诗人对茶的制作工艺的赞叹,也从侧面反映出茶的珍贵和美好。尾联:“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相如病渴”运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司马相如曾患有消渴病,这里诗人以相如自比,表明自己病中渴望着友人寄来的茶水。“今全校”表示现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品茶之中。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茶的感激,以及对这种品茶生活的满足,体现出诗人不羡慕世俗的功名利禄,沉醉于山水茶香之间的淡泊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德裕《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

下一篇:唐·杜牧《洛中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