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quán
shù
shí
yǒng
shí
shǒu
·
·
bái

朝代:唐作者:李德裕浏览量:1
xīn
lián
bái
tán
shàng
xiāng
shí
xīng
luò
líng
fēng
xuě
fēi
shā
cháng
qīng
jǐng
wàng
guī
suǒ
wéi
yān
shuǐ
pái
huái
liàn
diào

译文

我心怜爱这白鹭,每日在潭边与它相依相伴。它轻触石头的瞬间,仿佛星辰坠落,迎风展翅时,宛若雪花纷飞。常在碧绿沙岸上独自伫立,沉醉于清幽景色,久久不愿离去。心中所爱唯有这朦胧水色,总在钓矶旁徘徊流连不忍归去。

逐句剖析

"余心怜白鹭":我心怜爱这白鹭,

"潭上日相依":每日在潭边与它相依相伴。

"拂石疑星落":它轻触石头的瞬间,仿佛星辰坠落,

"凌风似雪飞":迎风展翅时,宛若雪花纷飞。

"碧沙常独立":常在碧绿沙岸上独自伫立,

"清景自忘归":沉醉于清幽景色,久久不愿离去。

"所乐惟烟水":心中所爱唯有这朦胧水色,

"徘徊恋钓矶":总在钓矶旁徘徊流连不忍归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白鹭鹚》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上句写诗人对白鹭的怜爱,每日于潭边相伴,表现出诗人对白鹭的喜爱与亲近;下句从不同角度刻画白鹭的姿态,拂石时如星落,凌风时似雪飞,形象地展现出白鹭的轻盈与灵动。颔联与颈联描绘白鹭常独立于碧沙之上,沉醉于清幽景色而忘归,凸显其悠然自得的状态。尾联则点明诗人与白鹭一样,所乐唯有烟水,徘徊于钓矶不愿离去,进一步抒发对这种自然生活的眷恋。全诗词句简洁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借对白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向往闲适生活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大臣

李德裕(787~850),唐代大臣。字文饶,初名缄,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早年以门荫入仕,主张大臣应用公卿子弟。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是李党的领袖。李德裕少好学,反对浮华风尚,不过分追求华丽的文风。他的作品不事雕琢藻饰,注重内容,真挚感人。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收录于《会昌一品集·别集》卷十,创作于唐开成五年(840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内心对白鹭的怜爱之情,且每日都在潭边与白鹭相伴。一个“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直白地传达出诗人对白鹭的喜爱,“日相依”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白鹭形影不离的亲密状态,展现出诗人对与白鹭相处时光的珍视,也为后文对白鹭的细致描写做了铺垫。​“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两句是对白鹭动态的精彩描写。“拂石”描绘出白鹭掠过石头的瞬间,“疑星落”运用比喻和想象,将白鹭洁白的身影比作坠落的星辰,赋予其神秘而美妙的色彩;“凌风”展现白鹭迎风展翅的姿态,“似雪飞”同样用比喻,将其比作纷飞的白雪,突出白鹭身姿的轻盈、洁白与灵动。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把白鹭的动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两句刻画了白鹭静态时的形象。“碧沙常独立”描绘出白鹭常常独自伫立在碧绿沙滩上的画面,“常”字强调其独处的常态,展现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气质;“清景自忘归”则从侧面烘托,因周围景色的清幽美妙,连诗人自己都流连忘返,更衬托出白鹭所处环境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暗含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所乐惟烟水”表明诗人所喜爱、所快乐的只有这烟水环绕的环境,凸显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钟情;“徘徊恋钓矶”描绘出诗人在钓矶旁徘徊不舍的模样,“恋”字直抒胸臆,将诗人对这片山水以及与白鹭相伴生活的眷恋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使整首诗在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中收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下一篇:唐·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