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君心的的":难道你的心真的那么坚定吗?
# 的的:明白,昭著。
"嗟我泪涓涓":可叹我泪水不停地流淌。
# 涓涓:细流。
"绵羽啼来久":鸟儿啼叫了很久,
# 绵羽:代指鸟。
"锦鳞书未传":传递书信的鱼却没有带来你的消息。
# 锦鳞:指鱼,古传鱼能传递书信,匣呈鱼形,故以锦鳞代指书信。
"兽垆凝冷焰":兽形香炉中冷焰凝聚,
# 兽垆:兽形的香炉。垆:一作“炉”。
"罗幕蔽晴烟":罗幕遮蔽着晴日的烟雾。
"自是求佳梦":我本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梦境,
"何须讶昼眠":又何必惊讶我在白天睡觉呢。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通过描写室内兽形香炉冷焰凝聚、罗幕遮蔽烟雾的景象,营造出冷清孤寂的氛围,抒发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哀怨之情。用典:“锦鳞书未传”运用了鱼雁传书的典故,古人常以鱼和大雁象征传递书信的使者,这里女子期盼着爱人的书信,却始终未收到,借典故表达了她对爱人消息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春思》首联“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开篇女子发出疑问,怀疑爱人的心是否真的坚定,接着叹息自己泪水不断。这一联直接表达了女子内心对爱情的担忧和因思念而产生的悲伤情绪,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颔联“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写鸟儿啼叫了很长时间,而传递书信的鱼却没有带来爱人的消息。以鸟儿的啼叫和未收到书信的事实,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等待爱人消息的焦急和思念之苦。颈联“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描绘室内的景象,兽形香炉中冷焰凝聚,罗幕遮蔽着晴日的烟雾。这一环境描写,营造出冷清、孤寂的氛围,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尾联“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女子觉得自己只能通过白日睡眠来寻求与爱人相见的美梦,所以不必惊讶她在白天睡觉。这一联以女子自我解嘲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她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无法实现与爱人相聚而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