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既鸣矣":公鸡已经喔喔叫,
"朝既盈矣":上朝的官员都已到。
# 盈:满。此指大臣上朝。,朝:朝堂。一说早集。
"匪鸡则鸣":这又不是公鸡叫,
# 则:犹“之”。,匪:同非。
"苍蝇之声":是那苍蝇嗡嗡闹。
# 苍蝇:俗称绿豆蝇,个头较大,声响也大。
"东方明矣":东方已经曚曚亮,
"朝既昌矣":上朝的官员已满堂。
# 昌:盛也。意味人多。
"匪东方则明":这又不是东方亮,
"月出之光":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飞薨薨":虫子飞来嗡嗡响,
# 薨薨:犹言“轰轰”,飞虫的振翅声。,虫:即上文所说的苍蝇。
"甘与子同梦":只愿与你同入梦乡。
# 甘:愿。
"会且归矣":上朝官员快散啦,
# 归:归去,犹言“散会”。,且:将。,会:朝会,上朝。
"无庶予子憎":你我岂不让人恨!
# 予子憎:恨我、你,代词宾语前置。,无庶:同“庶无”。庶,幸,希望。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夫妻晨起互动”的诗,借鸡鸣、东方既明等景象,写出夫妻间俏皮又暗含劝勉的生活场景,传递古代社会对礼仪、勤勉的价值追求。
2. 分段赏析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开篇呈现夫妻晨起对话首幕。“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妻子以简洁话语,点明自然时间(鸡鸣)与社会场景(官员已满朝),催促丈夫起身,暗含对守时、勤勉的重视,是现实秩序的代言。“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丈夫狡黠回应,否认鸡叫,辩称是苍蝇声,以虚辞敷衍,展现其想拖延的心理。简短对话,活画夫妻互动:妻子守礼催行,丈夫俏皮耍赖,将先秦家庭日常与社会规范的关联,以生动细节抛出,为全诗奠定生活写实又暗含劝勉的基调,也因丈夫的“反常”回应,引发读者对人物性格、社会情境的好奇。“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延续晨起对话,推进情境。“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妻子进一步强调天色变化,东方既白、朝堂官员更盛,再次催促,语气中守时劝勉之意更浓,体现对社会秩序的坚持。“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丈夫继续狡辩,否认天亮是东方明,谎称是月亮光,敷衍升级,其拖延、俏皮性格更显。此章通过时间推进(鸡鸣到东方明)、对话重复与变化,强化夫妻互动张力:妻子依循秩序不断提醒,丈夫以荒诞理由持续拖延,让生活场景的戏剧性增强,也隐射社会规范与个人惰性的博弈,使诗歌在日常对话中,暗含对勤勉、守礼的深层探讨。“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收束对话,收束全篇。“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妻子语气稍缓,借虫飞嗡嗡之景,说“愿与你同入梦”,似有妥协,实则是无奈感慨,暗含对丈夫拖延的包容与隐忧;“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丈夫回应,称“一会儿就归”,并祈愿“别让你遭人嫌恶”,表露出虽拖延但在意妻子、愿顺应的态度。末章对话,从激烈催促到柔性妥协、温和回应,展现夫妻情感的复杂与生活的弹性。妻子的“甘与子同梦”,是对现实秩序暂时的“让步”,丈夫的“会且归矣”,是对妻子劝勉的最终回应,让晨起互动在生活情味中收尾,也让诗歌从社会规范探讨,回归家庭情感交流,使人物形象更立体,生活气息更浓郁,余韵悠长。
3. 作品点评
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以四言句式为主体,间杂五言,句式错落变化,呈现出近似散文化的表达节奏。诗作围绕男女对话展开叙事,创意别出心裁,构思精巧奇妙,宛如一幕鲜活小品,人物音容笑貌、性情姿态,随对话推进跃然眼前。
# 赋也。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于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然其实非鸡之鸣也,乃苍蝇之声也。盖贤妃当夙兴之时,心常恐晚,故闻其似者,而以为真,非其心存警畏,而不当于逸欲,何以能此?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二章)此再告也。”“(三章)此三告也。言当此时,我岂不乐与子同寝而梦哉!然群臣之会于朝者,侯君不出,将散而归矣。无以我之故,而并以子为憎乎!
宋朱熹《诗集传》
# 真情实境,写来活现。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 此正士夫之家,鸡鸣待旦,贤妇关心,常恐早朝迟误有累盛德。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上一篇:先秦·佚名《小雅·鹤鸣》
下一篇:先秦·佚名《小雅·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