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骨已成兰麝土":美人的艳骨已经化成兰麝之土,
# 兰麝土:言泥土如兰麝。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艳骨:女人之身骨。此指西施。
"宫墙依旧压层崖":当年的宫墙依旧压着层层石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弩箭台因受风雨侵蚀坏了箭头,
# 金镞:金属制的箭头。,弩台:弩箭发射台。
"香径泥销露玉钗":香径中的泥土被冲散露出古玉钗。
# 香径:苏州胜迹采香径的省称。
"砚沼只留溪鸟浴":砚沼池里如今只有溪鸟在洗浴,
# 溪鸟:一作“山鸟”。,砚沼:又称上方池,在灵岩山顶。一说即玩花池。
"屟廊空信野花埋":响屟廊中已经让山中野花掩埋。
# 空信:一作“空任”。,屟廊:亦作“屧廊”,即响屧廊,一作鸣屧廊。春秋时吴宫廊名。屟是木板拖鞋。
"姑苏麋鹿真闲事":麋鹿的确在姑苏台上漫游闲荡,
# 姑苏麋鹿:意即吴国即将灭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的荒凉之地。指姑苏台。
"须为当时一怆怀":应该为当时伍子胥预言而伤怀。
# 怆怀:悲伤。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馆娃宫古迹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无尽幽思,含蓄而隐蔽地流露出对西施的深切同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巧妙运用了“荒台麋鹿”这一经典典故。遥想当年,伍子胥曾满怀赤诚,苦心向吴王夫差谏言,然而终究未能挽救吴国的命运。如今,姑苏台畔麋鹿悠然自得,它们自在漫步的场景,看似闲适平常,实则蕴含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借这一典故,深沉地追怀伍子胥的忠义与无奈,更吐露出对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无限感慨,让人不禁为历史的变迁而黯然神伤。
3. 分段赏析
诗之首联“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犹如一幅凄美的画卷缓缓展开,为全诗奠定了怀古伤今的基调。遥想当年,吴王夫差为博美人一笑,不惜耗费巨资筑造馆娃宫,而今,西施那倾国倾城的容颜已化作一抔黄土,唯有那高耸的宫墙依旧压在层崖之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颔联“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诗人巧妙地从弩台、香径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遗迹入手,细腻地描绘了馆娃宫古迹的现状。或许“逢金镞”“露玉钗”只是艺术上的虚构,但“驽台”“香径”“金镞”“玉钗”这些意象,却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昔日的繁华奢靡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坏”“销”二字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无情地刻画出如今的破败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即便是再辉煌的过往,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如同一场空梦,转瞬即逝。颈联“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诗人继续承接上联的意境,选取砚沼、屟廊这两个典型遗址,进一步描绘其他古迹的现状。这里的“只”“空”二字,如同两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读者的心上,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感伤之意。那曾经充满书香墨韵的砚沼,如今只剩下溪鸟在其中嬉戏;那曾经回荡着欢声笑语的屟廊,如今却被野花野草所掩埋,一片荒芜。尾联“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时一怆怀”,诗人巧妙地运用“荒台麋鹿”这一典故,追怀伍子胥对吴王夫差的谏言,借古讽今,吐露出对朝代兴废、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那姑苏台上的麋鹿,或许在世人眼中只是一件闲事,但在诗人心中,却是对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对西施这位悲剧女子的深沉感叹。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借古讽今,对历史作出了沉痛的评价和反思。诗人认为,西施不过是一个没有选择、只能充当政治牺牲品的女子,她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通过对吴国王宫废墟的描绘和对西施的同情,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不公和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 九佳韵窄而险,虽五言造句亦难,况七言近体。押韵稳,措词工,而两不易得。自唐以来,罕有赋者。皮日休、陆龟蒙《馆娃宫》之作,虽吊古得体,而无浑然气格,窘于难韵故尔。
明谢榛《四溟诗话》
# 周弼列为前实后虚体。周珽曰:通篇典实感慨。第“弩台”、“香径”、“砚沼”、“屧廊”四平头,用不觉其病矣。“逢金镞”、“露玉钗”,亦无中生有,形容故宫景物零落入细。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金镞”、“玉钗”,怀古不粘不脱,必以吴越事实之,真笨伯矣。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 朱东岩曰:一起劈云:“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读之真可为英雄下泪也。
清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上一篇: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
下一篇:唐·李彦暐《相和歌辞·采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