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舟朅来南塘水":划着小船来到了南塘的水面上,
"荷叶映身摘莲子":荷叶映衬着自己的身影,伸手去采摘莲子。
"暑衣清净鸳鸯喜":穿着轻薄干净的夏衣,水中的鸳鸯欢快地嬉戏着,
# 清:一作“鲜”。
"作浪舞花惊不起":莲女在水中划动小船激起波浪,莲花摇曳,却也没能惊起那悠闲的鸳鸯。
"殷勤护惜纤纤指":小心翼翼、倍加珍惜地保护着自己纤细的手指,
"水菱初熟多新刺":水中的菱角刚刚成熟,上面长满了尖刺。
"采莲朅来水无风":前来采莲的时候,水面上没有一丝风,
"莲潭如镜松如龙":莲池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池边的松树形态如龙般蜿蜒。
# 镜:集作鉴。
"夏衫短袖交斜红":穿着短袖的夏衫,在阳光的照射下,衣服上交错着斜斜的红色光影,
"艳歌笑斗新芙蓉":一边唱着动人的歌曲,一边欢笑着与新开放的芙蓉花比美,
"戏鱼住听莲叶东":水中嬉戏的鱼儿也停下了游动,在莲花的东边静静听着歌声。
# 住:集作往。
中唐诗人
鲍溶(?~?),唐代诗人。字德源,自称“楚客”。早年北游太原,后游宣州、越州。元和进士,仕宦不显。一生漂泊四方,穷愁潦倒,终客死异乡。诗论家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尊其为“博解宏拔主”,将其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其诗多怀古感兴、道途旅思之作。代表作品有《怀仙二首》《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弄舟朅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开篇描绘出一幅夏日莲娃弄舟采莲图,清清塘水、亭亭荷盖、艳艳菡萏、荡荡小舟、累累莲实以及倩倩莲女尽呈眼底,“荷叶映身”逼真地绘出莲塘采莲的特有情景。“暑衣清净鸳鸯喜,作浪舞花惊不起”:从鸳鸯的视角侧面交待莲女勤劳朴实的本色和采莲时动作轻盈,“作浪舞花惊不起”进一步烘托出莲女专心致志的劳动场面,她们与花叶轻摇极为和谐,让戏水鸳鸯微惊不起。“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莲女们劳作后注意到初熟的水菱,少女本色尽显,她们竞相摘食,却因水菱刺多易扎手而小心呵护,这两句摹写出莲娃们的娇态、憨态,为画面增添了生机。第二首:“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写莲女纵舟入水时的感觉和莲潭周遭环境,水平如砥,潭周苍松静保如龙宛延态势,以莲女的感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静谧安宁的静止图象。“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着重于场景的推移,莲女轻扬莲浆,夏衫与阳光形成交斜的红光,陆离耀眼,富有动态。莲女们的高歌巧笑打破了之前的静谧,使莲潭成为笑语喧阗、歌声盈耳的舞台。“戏鱼住听莲花东”:通过侧面烘托,写莲潭中的游鱼被莲女们的歌声吸引,中止游动,昂头聆听,为画面增添了戏水游鱼的情态,意境独辟且余韵缭绕。
# 唐云:不作冶词,独得采莲真本色。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上一篇: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
下一篇:唐·周贺《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