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chéng
ēn
qīng
shàng
rén
yuàn
dān
huā

朝代:唐作者:权德舆浏览量:2
dàn
dàng
sháo
guāng
sān
yuè
zhōng
dān
piān
zhàn
chūn
fēng
shí
guò
bǎo
xún
xiāng
jìng
jiàn
xīn
huā
chū
cóng
shuǐ
tíng
西
xìng
yuán
běi
nóng
fāng
shēn
yuàn
hóng
xiá
zhuó
xiù
quán
shèng
zhū
shù
lín
jié
gēn
xìng
zài
qīng
lián
chéng
yàn
ruǐ
xiān
fáng
kāi
hán
yān
zhào
cāng
tái
páng
méi
zhàng
chán
sēng
qīng
chì
yíng
zhī
dié
lái
zuò
nán
tái
shí
gòng
měi
xián
xíng
chà
qíng
huā
jiān
zòu
yáng
chūn
yīng
wèi
fēn
fāng
jūn

译文

三月里春光舒缓荡漾,牡丹偏偏独自占据这春风。时常经过这宝地寻找飘香的路径,已经看到新的牡丹花朵从旧花丛中长出。在曲水亭西边、杏园的北边,深院里牡丹浓郁芬芳,有着如红霞般的颜色。牡丹的秀丽完全胜过珠树林,幸运的是它扎根在这寺院之中。艳丽的花蕊、鲜嫩的花房依次开放,带着烟雾、洗净晨露,映照在苍苔之上。眉毛花白的老禅僧拄着拐杖起身,轻盈翅膀的蝴蝶围绕花枝飞舞而来。独自坐在南台,时时与众人一同欣赏牡丹的美,古刹中悠闲行走,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哪里能停止。在花丛间弹奏一曲《阳春》,应该把牡丹的芬芳比作君子的品格。

逐句剖析

"澹荡韶光三月中":三月里春光舒缓荡漾,

# 韶光:常指春光。,澹荡:舒缓恬静,形容春天景色。

"牡丹偏自占春风":牡丹偏偏独自占据这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时常经过这宝地寻找飘香的路径,

# 宝地:佛地。此指慈恩寺清上人院。

"已见新花出故丛":已经看到新的牡丹花朵从旧花丛中长出。

"曲水亭西杏园北":在曲水亭西边、杏园的北边,

# 曲水亭西杏园北:这里指出慈恩寺的地理位置。慈恩寺在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晋昌坊,其东面芙蓉园曲江(此诗称曲水),其南面通善坊有杏园。曲水:即曲江池。

"浓芳深院红霞色":深院里牡丹浓郁芬芳,有着如红霞般的颜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牡丹的秀丽完全胜过珠树林,

# 珠树:神话传说中结珠的树。,擢秀:植物发荣滋长。擢:抽,拔。

"结根幸在青莲城":幸运的是它扎根在这寺院之中。

# 青莲城:指佛寺。青莲:印度植物青色莲花。城:一作域。区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艳丽的花蕊、鲜嫩的花房依次开放,

# 次第:依次。,鲜:一作仙。

"含烟洗露照苍苔":带着烟雾、洗净晨露,映照在苍苔之上。

"庞眉倚杖禅僧起":眉毛花白的老禅僧拄着拐杖起身,

# 禅僧:指清上人。,庞眉:大眉,指老人。

"轻翅萦枝舞蝶来":轻盈翅膀的蝴蝶围绕花枝飞舞而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独自坐在南台,时时与众人一同欣赏牡丹的美,

# 南台:御史台的别称,因在宫阙台西南,故称。

"闲行古刹情何已":古刹中悠闲行走,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哪里能停止。

# 已:止。,古刹:古寺。此指慈恩寺。

"花间一曲奏阳春":在花丛间弹奏一曲《阳春》,

"应为芬芳比君子":应该把牡丹的芬芳比作君子的品格。

# 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此指李中丞。,芬芳:此指牡丹花。,为: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以慈恩寺清上人院为背景,借“浓芳深院红霞色”“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等意象,呈现牡丹于春风中依次绽放的动态美。诗里融入“庞眉倚杖禅僧起”的禅意与“轻翅萦枝舞蝶来”的灵动,最后以“花间一曲奏阳春”将牡丹比作芬芳君子,突显其高洁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名士权皋之子。以文章进身,由谏官累迁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权德舆为贞元、元和两朝文坛盟主,也是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其创作以文章著名,为文“尚气尚理”,主张“体物导志”“有补于时”,不满于“词或侈靡,理或底伏”之衰薄文风。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其诗以五言居多,五古、五律赡缛浑厚,颇多佳作。严羽《沧浪诗话》谓其诗“有绝似盛唐者”。代表作品有《两汉辨亡论》《玉台体》《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借慈恩寺清上人院“浓芳深院红霞色”等景象,写出牡丹春风中绽放的动态美,融入禅意与灵动细节,以花比君子凸显高洁。

2. 写作手法

对比:“擢秀全胜珠树林”,将牡丹与珠树林对比,突出牡丹的出众与艳丽,以珠树林的美衬托牡丹之美更胜一筹。动静结合:“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禅僧起”“舞蝶来”为动景,牡丹盛开的静态画面与人物、蝴蝶的动态相结合,使画面更具生机与活力。

3. 分段赏析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此句点明牡丹所处的时节与环境,将春日古刹中那舒缓荡漾的韶光氛围渲染得恰到好处。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牡丹凭借其独特魅力,傲然绽放,独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描绘诗人时常踱步至这佛门宝地,寻觅那熟悉的芬芳路径,不经意间,惊喜地发现新的牡丹花已从往昔的花丛中探出头来,充满生机地绽放。“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精准点出牡丹的具体位置。作者对眼前的牡丹之美不禁赞叹连连:在这幽静深邃的庭院里,牡丹花开得如火如荼,恰似天边灿烂的红霞,浓郁的芬芳弥漫四周,令人深深沉醉。“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着重突出生长于佛寺中的牡丹的独特与幸运。其风姿绰约、明艳动人,神韵完全胜过神话传说中的“珠树林”。所谓“珠树”,乃神话中珍贵而美丽的树,借此更显牡丹之非凡。“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进一步描绘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牡丹的花蕊娇艳,花房鲜嫩,它们依次绽放。在晨雾的缭绕中,接受着晨露的润泽洗礼,在苍苔的映衬之下,显得愈发娇艳欲滴、精神抖擞,使得周围的氛围更添几分美妙。“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此景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这里没有世俗的喧嚣纷扰,亦无众人争赏的浮躁之气,唯有一位眉发皆白、拄着拐杖的禅僧悠然起身,还有那轻展翅膀、围绕花枝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真切地倾诉了观赏者内心的感受。“独坐南台”之际,仿佛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静静地欣赏尘世中的这般美景。置身于这古老的寺院,人们能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超凡入圣的愉悦,尘世的种种烦恼与纷扰皆被抛却脑后,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与净化。“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在这繁花似锦、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花丛间似乎奏响了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曲,一种清新奇特的美感油然而生。这种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妙体验,促使作者不禁反思,进而由衷地发出“应为芬芳比君子”的感慨,瞬间升华了全诗的意境,赋予牡丹以君子般高洁的品质。

4. 作品点评

多数牡丹生于皇城名园,歌咏此类牡丹的诗词众多。然而,对佛家寺庙牡丹的描绘却极为少见。本诗作者独辟蹊径,选定寺庙中的牡丹进行歌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着实难能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翃《送万巨》

下一篇:唐·韩愈《昼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