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万花匝":深冬时节,各种花卉环绕四周,
"永夜百忧攒":漫长的夜晚,种种忧愁积聚心头。
"危戍临江火":高险的边防驻军,近旁江火明灭,
"空斋入雨寒":空荡的书斋里,雨水带来阵阵寒意。
"断猿知屡别":断续的猿啼声,仿佛懂得多次离别的伤感,
"嘶雁觉虚弹":悲啼的大雁,如觉空弹无音之寂。
"心对炉灰死":面对炉中冷却的灰烬,心也像它一样失去了温度,
"颜随庭树残":容颜如同庭院里的树木,随着时节变得枯槁。
"旧恩怀未报":心中怀着未曾报答的旧日恩情,
"倾胆镜中看":在镜中审视自己,一片赤诚之心依旧可见。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字道济,一字说之,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后徙洛阳(今属河南)。曾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仕终左丞相,卒谥文贞。张说为文精壮,注重风骨,尤长于碑志,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贬官岳阳期间,诗风凄婉有情致。他三拜宰相,辅弼文治三十年,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又喜奖掖后进,张九龄、贺知章、王翰、王湾等皆受其提携,对盛唐文学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诗歌《巡边在河北作》,传奇《梁四公记》《镜龙记》。
1. 分段赏析
“穷冬万花匝,永夜百忧攒”,开篇以季节和时间为背景,勾勒出整体氛围。“穷冬”点明深冬时节,“万花匝”并非指繁花盛开,而是可能指冬日里围绕的枯枝败叶等景象,暗示环境的萧瑟;“永夜”指漫长的夜晚,“百忧攒”则直接点出内心诸多忧愁积聚的状态。这两句以环境的萧瑟衬托内心的忧愁,开篇便奠定了沉郁的基调,让忧愁的情绪有了依托。“危戍临江火,空斋入雨寒”,转向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危戍”指江边高险的戍楼,“临江火”写出戍楼灯火临江的景象,透着一丝孤寂;“空斋”点明所处的居所空旷,“入雨寒”则写出雨水带来的寒意侵入室内。这里以“临江火”的远景与“空斋雨寒”的近景结合,借景抒情,用环境的孤寂与寒冷,进一步烘托内心的凄苦。“断猿知屡别,嘶雁觉虚弹”,通过猿和雁的情态传递情感。“断猿”指悲鸣的猿猴,“知屡别”赋予猿猴仿佛知晓多次别离的情态,暗合自身的离别之苦;“嘶雁”是鸣叫的大雁,“觉虚弹”写出大雁因曾遭弹射而对空弹也敏感的状态,暗含着经历忧患后的警惕与不安。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动物的情态与人的心境相联系,让无形的愁苦变得具体可感。“心对炉灰死,颜随庭树残”,聚焦于人物自身的状态。“心对炉灰死”以炉中灰烬比喻内心的沉寂,写出心如死灰般的绝望;“颜随庭树残”则将容颜的憔悴与庭院中树木的凋零相比,展现出身心俱疲的状态。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绝望与外在的憔悴通过具体事物展现出来,情感表达直白而深切。“旧恩怀未报,倾胆镜中看”,直抒胸臆,点出核心的愁绪来源。“旧恩怀未报”写出心中对未能报答旧日恩情的愧疚与遗憾;“倾胆镜中看”则通过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动作,展现出内心的坦诚与无奈。
上一篇:唐·王勃《江南弄》
下一篇:唐·王建《相和歌辞·公无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