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千株发":春来时,千株树木都竞相发出新芽,
"摇荡三阳时":在夏日照耀下随风摇荡。
# 三阳:太阳高照的日子,这里指炎炎夏日。,摇荡:这里形容风中起舞的美妙姿态。
"气软来风易":夏日易多风,
"枝繁度鸟迟":枝叶繁茂常易阻隔鸟儿远飞的脚步。
"春至花如锦":春来花似锦,
"夏近叶成帷":夏日即将来临,叶子繁茂如同帷幕低垂。
# 帷:帷帐,帷幕。
"欲寄边城客":远在他乡的游子想寄平安到家中,
"路远谁能持":只是路途如此遥远,怕无法到达。
# 路远谁能持:乐府云。一作路远讵难持。《类聚》八十八。《乐府诗集》十七作芳树。《诗纪》百六。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诗。诗中描绘了芳树在季节流转中的繁茂景象:千株芳树在春日盛放,花枝摇曳于和煦春风中,春日繁花似锦,入夏绿荫如帷。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路远难达的惆怅情怀。
2. 分段赏析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开篇点明时节为春日三阳(农历三月),以“千株发”展现树木繁茂、百花盛开的生机景象。“摇荡”一词赋予芳树动态之美,仿佛枝叶随风轻舞,暗含春风的温柔与生命的跃动。“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进一步描绘春日的和煦与生机。“气软”呼应“三阳”的温暖气候,微风轻拂,触感柔和;“枝繁”则凸显树木枝叶的茂密,连飞鸟也因枝叶遮挡而飞行迟缓。此联通过触觉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闲适悠然的春日氛围,对仗工整,动静相宜。“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由春入夏,展现季节的流转与景物的变化。“花如锦”以锦缎比喻繁花似锦的绚烂,色彩明艳;“叶成帷”则以帷幕比拟茂密枝叶的遮蔽感,形象生动。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既强化了春末夏初的繁盛之美,又暗含时光流逝的微妙感慨。“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笔锋陡转,从写景转为抒情。诗人欲将春日芳华寄赠远方的友人,却因路途遥远而难以实现。“边城客”点明友人身处边塞,暗示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路远谁能持”以反问收尾,既流露无奈,又暗含对友情的珍视与无法传递的怅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余韵悠长,将自然之美与人间情思融为一体,深化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层次。
上一篇:南北朝·谢灵运《夜宿石门诗》
下一篇:南北朝·范云《咏寒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