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nán

朝代:南北朝作者:柳恽浏览量:2
tīng
zhōu
cǎi
bái
pín
nuǎn
jiāng
nán
chūn
dòng
tíng
yǒu
guī
xiāo
xiāng
féng
rén
rén
fǎn
chūn
huā
yīng
wǎn
dào
xīn
zhī
zhǐ
yán
xíng
yuǎn

译文

在水中小洲采摘白蘋,江南的太阳暖暖的照在水边。洞庭湖那边有归客回来,曾与夫君在潇湘之畔遇见,为我捎来他的消息。思念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归来呢?春花已经凋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归客不说故人结交新欢之事,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逐句剖析

"汀洲采白蘋":在水中小洲采摘白蘋,

# 白蘋:水草名。谷雨时始生,夏秋间开小白花。,汀洲:水中小洲。

"日暖江南春":江南的太阳暖暖的照在水边。

# 暖:一作落。

"洞庭有归客":洞庭湖那边有归客回来,

# 归客:归乡之人。,洞庭:湖名。在长江南岸,湖南省北部。

"潇湘逢故人":曾与夫君在潇湘之畔遇见,为我捎来他的消息。

# 故人:指女主人公的丈夫。,潇湘:水名,潇水与湘水在湖南省零陵县以西汇合,称潇湘,后亦可泛指湖南地区。

"故人何不返":思念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归来呢?

# 故人: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春花复应晚":春花已经凋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

# 复应:又将。,春花:此指春天和白蘋,与首句的采蘋相应。花,一作华。

"不道新知乐":归客不说故人结交新欢之事,

# 新知:指丈夫结交的新欢。

"只言行路远":只说路途太遥远难以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南曲》是南朝梁诗人柳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篇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致,点明时间,引出下文。后六句叙述女主人公偶遇归客,向其询问丈夫的状况。整首诗表达了一位江南女子对身处远方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丈夫久未归的担忧之情。诗中借问答的形式,语言朴素,音节优美,婉转动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齐、梁间诗人

柳恽(465~517),南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在齐官至相国右司马,入梁后官秘书监、吴兴太守等职。他善尺牍,妙解音律,从嵇允荣、羊盖学琴,穷其妙。其诗“声多入律,语多绮靡”,以清新流丽见称。《捣衣诗》有“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句,极为王融所称赏,传为名句。主要作品有《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江南曲》等。著有《清调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此诗以汀洲采蘋、江南日落之景起兴,从江南女子的视角,借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与久盼未归的忧虑。

2. 写作手法

起兴:首联写“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借汀洲采蘋的景象触物起兴,并非实写,而是以此表达折芳寄远、相思怀人之意,由芳草引发对美人的联想,为思妇的相思之情增添风情。侧面描写:颈联“复”字提示丈夫多年未归,从侧面反衬出女主人公的焦灼神态,隐喻红颜消损、美人迟暮,在岁月消磨中体现相思憔悴之意。比喻:颈联“春花复应晚”中,“春花”指白蘋,女主人公将手中正在采摘的白蘋作比喻,信手拈来,显示出巧妙的构思。照应:颈联“春华复应晚”与开头写采蘋相照应,使诗意平添曲折之意。虚实结合:尾联“不道新知乐”是女主人公因相思无望产生的虚设之辞,“只言行路远”是现实情况,虚实结合,写出哀怨怅惘的相思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女子于汀洲采摘白蘋,顺势勾勒出江南春日的明丽风光,虽仅用简短笔墨,却将水乡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此处汀洲采蘋并非写实,而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折芳寄远之寓意抒发相思怀人之情。芳草与美人相互呼应,江南春色为思妇的绵绵相思增添了浪漫色彩。颔联讲述归客从洞庭返回,带来了故人的讯息。思妇乍闻消息时或许稍感宽慰,但这仅有的慰藉反而激起了她更为浓烈、不安的思念之情,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此联以“逢”字简洁地点明归客与故人相遇,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诗中“洞庭”“潇湘”实为同一地域,却分而述之,既让行文更富变化,又使读者从字面产生两地相隔的错觉,配合“逢”字传达的偶然相遇之感,生动展现出远方游子漂泊不定、音讯难觅的境况。颈联提出“故人何不返”的疑问,若按常理,应紧接着给出答案,但诗人却以“春华复应晚”巧妙承接,避免了平铺直叙,增添了诗意的曲折感,同时与开篇采蘋形成呼应。这里的“春花”即白蘋,女主人公以手中之物作喻,自然流畅,足见构思之精巧。“复”字暗示丈夫已多年未归,从侧面表现出女主人公的焦急与期盼,也暗含着时光流逝、红颜渐老的无奈,将相思带来的憔悴刻画得入木三分。尾联“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核心在于强调“行路远”,以此凸显相思的绵长与渺茫。“不道新知乐”仅是女主人公的无端猜想,并非事实。正是因为长久相思却盼不到归人,才会生出这样的臆想,而这些虚设之语,恰恰将她哀怨怅惘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女子相思为主题,文辞委婉曲折,将比兴手法自然融入情感表达中,使诗意含蓄且韵味悠长,尽显温婉风情。诗中依托乐府传统题材抒写“闺怨”,字里行间洋溢着江南民歌特有的清新明丽之感,在质朴流畅的语言里,展现出民间歌谣的自然天成与细腻婉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恽《江南曲》风华秀出,情致可想,有转侧相思之意,后世诗人或叙相思,颇有用其意者。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 含吐曲直,流连辉映,足为千古风流之祖。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惠连《长安有狭邪行》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