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衾引思绪":孤独的被子引发了我无尽的思绪。
"独枕怆忧端":独自枕着枕头满心都是忧伤。
"深庭秋草绿":深深的庭院里秋草一片翠绿。
"高门白露寒":高大的门庭上白露透着寒意。
"思君起清夜":思念你啊从清静的夜晚开始。
"促柱奏幽兰":手指快速地拨弄琴弦弹奏《幽兰》曲。
"不怨飞蓬苦":不埋怨飞蓬漂泊辛苦。
"徒伤蕙草残":只是白白地哀伤蕙草凋零。
"行役滞风波":服役在外被风波阻滞。
# 滞:滞留。,行役:泛称旅行,出行。
"游人淹不归":远行的人久久不能归来。
# 淹:拖延。
"亭皋木叶下":水边平地上的树叶飘落了。
# 亭皋: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陇首秋云飞":山头秋天的云朵在飘动。
#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暗指游人滞留之地。
"寒园夕鸟集":寒冷的园子里傍晚鸟儿聚集。
"思牖草虫悲":思念你的时候窗户下草虫哀鸣。
"嗟矣当春服":唉,眼看着春天到了该换春装了。
"安见御冬衣":哪里能看到你为我准备抵御冬天的衣服呢。
"鹤鸣劳永欢":仙鹤鸣叫着徒然让人长久欢乐。
"采菉伤时暮":采摘菉草时徒然感伤时光已晚。
"念君方远游":想着你正在远方游玩。
"望妾理纨素":盼着我啊整理丝绢。
"秋风吹绿潭":秋风吹拂着碧绿的潭水。
"明月悬高树":明月高悬在高大树木之上。
"佳人饰净容":美人整理好洁净的容颜。
"招携从所务":招呼带着去忙要做的事。
"步栏杳不极":长长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尽头。
"离堂肃已扃":离别的厅堂已经严肃地关闭了。
"轩高夕杵散":高高的轩廊里傍晚捣衣声传来。
"气爽夜碪鸣":清爽的夜里夜晚捣衣砧声响起。
"瑶华随步响":美玉般的花朵随着脚步发出声响。
"幽兰逐袂生":清幽的兰花随着衣袖飘出香气。
"踟蹰理金翠":犹豫着整理金饰翠玉。
"容与纳宵清":悠闲地迎接夜晚的清静。
"泛艳回烟彩":绚烂的色彩随着烟雾回旋。
"渊旋龟鹤文":深潭里仿佛有龟鹤的纹路在旋转。
"凄凄合欢袖":凄凉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缓缓散发着兰麝的香气。
"不怨杼轴苦":不埋怨织布机辛苦。
"所悲千里分":悲伤的是千里相隔。
"垂泣送行李":流着眼泪送别远行的人。
"倾首迟归云":抬头盼望归来的人像云朵一样出现。
南朝齐、梁间诗人
柳恽(465~517),南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在齐官至相国右司马,入梁后官秘书监、吴兴太守等职。他善尺牍,妙解音律,从嵇允荣、羊盖学琴,穷其妙。其诗“声多入律,语多绮靡”,以清新流丽见称。《捣衣诗》有“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句,极为王融所称赏,传为名句。主要作品有《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江南曲》等。著有《清调论》。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以木叶飘零、秋云远逝之景,暗寓游子不归之愁;“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更借“夕鸟”“草虫”等秋日物候,将“行役滞风波”的羁旅之思融入萧瑟秋景,物我交融,情随景生。对比:末联“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以时令衣物为喻,形成强烈反差:春服未备,冬衣何寻?此中既含“游人淹不归”的久别之怨,复见“思牖”独守的孤寂之悲,衣物之缺与归期之渺相对照,愈显思妇哀婉之情。
2. 分段赏析
柳恽因《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闻名后世,其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更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裁制寒衣前,需将纨素等衣料放于砧石,以木杵捶捣使之平整柔软,而捣衣极易勾起思妇怀远之情,故捣衣诗常为闺怨诗别称。六朝此类诗作颇多,谢惠连《捣衣诗》就曾受钟嵘称赞。此诗开篇便感叹行人淹留不归:“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险恶常致游子滞留,女主人公认为丈夫久不归是风波所阻,既体现特定地域色彩,“滞”重在客观阻碍,“淹”则突出思妇盼归之切,二者侧重点不同。三四句描绘深秋景色。上句“亭皋木叶下”是思妇捣衣所见之景,“亭皋”暗指江南,化用《楚辞》意境,透出思妇盼归而愁的情景;下句“陇首秋云飞”是其所想之景,“陇首”泛指北方边塞,由眼前景联想到丈夫所在之地,秋云飘飞象征游子漂泊,“秋云飞”既点明秋令,又引发诸多联想,一南一北、一实一虚,对仗工整,意境疏朗阔远,当时便被王元长视为警语佳句。五六句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深秋萧瑟园圃中,夕鸟集栖,反衬游人不归;思妇窗下秋虫悲鸣,透出其内心悲伤,所见所闻皆增其悲绪。最后两句是思妇内心独白:深秋裁就寒衣寄往千里外陇首,彼处已春回大地当穿春装,难及时收到冬衣。此设想既显南北遥隔,又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关切,进一步展现出捣衣行动蕴含的深情。
3. 作品点评
这首《捣衣诗》虽以“捣衣”为题,但与谢惠连《捣衣诗》着重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诗中除结尾稍提及寄衣之事,其余六句几乎不写捣衣本题。表面看似离题,实则首联点明游子滞留远方,是捣衣的缘由;中间两联写景,是捣衣时的所见所想,始终与题目相关。此诗重点在于抒发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与体贴,未对捣衣劳动作正面描写。这样构思让诗的意境更空灵,抒情色彩也更浓郁。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冬至诗》
下一篇:南北朝·庾信《秋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