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卓寒青":在遥远的天边,祝融峰高耸入云,呈现出一片青色。
"舟中望晚晴":我坐在船上,望着傍晚时分放晴的天空。
"十年关梦寐":多年来,我一直梦寐以求能看到这座山峰,
"此日向峥嵘":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巨石凌空黑":巨大的岩石高耸入云,显得格外黝黑,
"飞泉照夜明":飞瀑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终当蹑孤顶":我一定要登上那孤高的山顶,
"坐看白云生":坐在那里,看着白云从山间升起。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1. 分段赏析
首联:“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诗人描绘了祝融峰在天际间高耸入云、寒气逼人的青色山峰,以及自己在舟中远望傍晚时分的晴空。这里的“卓寒青”形象地表现了祝融峰的高峻和冷峻,而“舟中望晚晴”则点明了诗人观赏的位置和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颔联:“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诗人表达了自己多年来对祝融峰的向往,这种向往如同梦境一般萦绕心头。而“此日向峥嵘”则表明诗人终于得以亲眼目睹这座山峰的壮丽,多年的梦想在这一刻得以实现。这里的“十年关梦寐”突出了诗人对祝融峰的长久思念,而“此日向峥嵘”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天的珍视。颈联:“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祝融峰的壮丽景色。山上的巨石高耸入云,显得格外黑暗,而飞泉在夜色中闪烁着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这里的“巨石凌空黑”和“飞泉照夜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祝融峰的雄伟与壮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尾联:“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诗人表达了自己最终要登上祝融峰的山顶,坐在那里欣赏白云升起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终当蹑孤顶”表现了诗人对攀登高峰的决心和勇气,而“坐看白云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上一篇:唐·刘得仁《池上宿》
下一篇:唐·司空图《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