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àn
nán
zhì
shí
fān
shī

朝代:南北朝作者:谢惠连浏览量:2
guǐ
chū
chuān
shǐ
lián
fán
yàng
cēn
céng
fēng
zhì
xiāo
shū
shēng
wēi
bái
yún
dēng
zhì
shè
pàn
xīn
ěr
wán
wán
yǒu
jié
zài
xīng
xīng

译文

刚刚停下陆路车马,举棹湖上游览开始。涟漪丛生繁波荡漾,远方群山错落耸立。村落稀疏野趣丛生,绵延不绝白云升起。登临高山苦于跋涉,观赏风景乐在心里。尽情游玩定有终时,而我兴味无时可止。

逐句剖析

"轨息陆途初":刚刚停下陆路车马,

# 息:停止。

"枻鼓川路始":举棹湖上游览开始。

# 枻:桨鼓:摇动。

"涟漪繁波漾":涟漪丛生繁波荡漾,

# 涟漪:细小的波纹。

"参差层峰峙":远方群山错落耸立。

# 峙:耸立。,参差:错落不齐。

"萧疏野趣生":村落稀疏野趣丛生,

# 萧疏:稀疏。

"逶迤白云起":绵延不绝白云升起。

# 逶迤:弯弯曲曲、延绵不绝。

"登陟苦跋涉":登临高山苦于跋涉,

# 陟:登高。

"䁹盼乐心耳":观赏风景乐在心里。

# 䁹盼:泛指观赏风景。

"即玩玩有竭":尽情游玩定有终时,

# 竭:完,尽。

"在兴兴无已":而我兴味无时可止。

# 已:停止,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泛南湖至石帆诗》是南北朝诗人谢惠连创作的一首山水诗。诗开篇勾勒诗人从陆路转水路游览的急切;接着描绘南湖波光、层峰、野趣、白云等景致;随后道出旅途艰辛与观景愉悦,蕴含哲思;结尾直白抒发沉醉、流连忘返之情。全诗将行程、景致、感悟融合,景情交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

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因在为父守丧期间作诗赠人,而长期不得官职,后为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幼年能文,其作品文词清丽典雅,笔调轻灵,遣词造句颇似谢灵运,部分篇章表现了不得志的郁闷。其作品最有名的诗歌当数深为钟嵘所赏识的《秋怀》,另有《雪赋》是六朝抒情小赋的代表作。明人辑有《谢法曹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主持筑堤蓄水。其中,位于会稽境内的水域被称为东湖,而处于山阴县境内的则叫做南湖。石帆山坐落于绍兴市东南十五里之处,山北有一面石壁,形状恰似张开的船帆。为了留存从南湖前往石帆山途中所见的山水景致,作者创作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纪游诗。诗中开篇描绘诗人结束陆路行程后便急切泛舟,展现出高涨的游兴;“涟漪繁波漾”等四句勾勒出湖水、山峦、村舍、白云等景致,动静结合,尽显自然之美;“登陟苦跋涉”将游途辛苦与赏景愉悦对比,蕴含“乐从苦来”的哲理;“即玩玩有竭”抒发了对山水的眷恋之情。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轨息陆涂初,鼓枻川路始”,简洁而生动。它先点明诗人长途跋涉后刚在陆路停下行程,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在水路划船游览。短短两句,便将诗人对山水景致的热切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即将展开的游湖之旅的期待,都蕴含在这直白的叙述中,为全诗定下了轻快而充满兴致的基调。同时,也自然流畅地引出了后续对湖景的描绘。“涟漪繁波漾,参差层峰峙。萧疏野趣生,逶迤白云起”这四句,是全诗的写景核心。诗人笔下,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荡漾开来,展现出灵动之美;远处山峦重重叠叠,高低错落,呈现出雄伟之势;两岸的树木村舍,疏疏落落,透着一种自然随性的野趣;天边白云悠悠,连绵起伏,缓缓升腾。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不同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远近高低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这种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也让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登陟苦跋涉,䁹盻乐心耳”,诗人在此处将游览过程中的辛苦与观赏美景时的愉悦进行了鲜明对比。游途虽充满艰辛,但当看到眼前这秀丽的山水风光时,一切疲惫都烟消云散,心中满是快乐。这两句蕴含着“乐从苦来”的深刻哲理,使诗歌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而“即玩玩有竭,在兴兴无已”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即便游玩终有结束之时,但他对这山水的兴致却永远不会停止。诗人对山水的眷恋与不舍,以及沉醉其中的状态,通过这两句直白的表述,深深感染着读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与思索。

3. 作品点评

《泛南湖至石帆诗》是一首颇具特色的纪游诗。在文学地位与价值上,它以短短五十个字,高度概括丰富的游览见闻与感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写作特色看,诗的开篇以叙述起笔,自然点明泛游起始,为全诗定下基调。三至六句着力写景,细腻勾勒泛舟南湖的所见之景,生动逼真。最后四句则直抒诗人游览感受,情景交融。整首诗叙述、描绘、议论巧妙融合,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趣与韵味,读来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语言风格上,该诗用语清新俊秀,简洁洗炼。这种语言风格有助于生动呈现南湖风光,抒发内心情感,使写景、抒情、议论相得益彰。同时,其结构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使得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更为完整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节短韵长,一往清绮。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江淹《悼室人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灵运《赠安成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