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o
shū
xīn
yuè
shí
èr
shǒu
·
·
西
liáng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wén
西
liáng
zhōu
rén
yān
sāng
zhè
chóu
táo
jiǔ
shú
xíng
hóng
yàn
qīng
zhū
fěn
lóu
lóu
xià
dāng
chēng
zhuó
lóu
tóu
bàn
míng
chóu
xiāng
rén
shí
bié
gēng
duō
wèi
chén
zhì
yóu
shū
kāi
shè
gāo
yàn
zhēn
jiǔ
yùn
dāng
qián
tóu
qián
tóu
bǎi
jìng
liáo
luàn
wán
jiàn
tiào
zhí
shuāng
xuě
shī
yáo
guāng
máo
cǎi
shù
téng
zuì
jīn
róu
wǎn
lái
xiàn
chì
hàn
zàn
fèng
cuì
rōng
qiú
zhāo
yān
zéi
luàn
zhōng
guó
huáng
jìn
kōng
qiū
kāi
yuǎn
mén
qián
wàn
hòu
jīn
lái
dào
xíng
yuán
zhōu
jīng
bǎi
ér
jìn
tiān
xiàn
nèi
bàn
wéi
huāng
zōu
西
liáng
zhī
dào
ěr
xiū
lián
chéng
biān
jiàng
dàn
gāo
huì
měi
tīng
néng
xiū

译文

我听闻从前的西凉州,人口稠密连大地都仿佛被覆盖,桑树柘树生长得茂密繁盛。葡萄酒酿熟时,人们尽情享乐,鲜红的旗帜与青绿色的酒旗飘扬,朱红粉饰的酒楼矗立街边。楼下酒肆中当垆卖酒的女子,如同汉代卓文君般能干,楼头陪伴客人的歌女,名叫 “莫愁”,歌声婉转。当地百姓从未体会过离别之苦,驻守的兵卒也多因安乐而长期滞留此地,不思归乡。哥舒将军开设府衙大摆宴席,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与醇厚的美酒。宴席前的百戏表演热闹纷繁,舞剑弄丸的艺人动作敏捷,剑光如霜雪般浮动闪烁。狮子舞中,“狮子” 的毛发光彩闪耀,鬃毛直立,胡腾舞者醉态婆娑,舞姿矫健而筋骨柔软。大宛国前来进献能流出 “赤汗” 的宝马,吐蕃赞普也奉上翠绿色的裘皮大衣。一旦 “燕贼”起兵叛乱中原,河湟地区全部沦陷,只留下空旷的荒丘。昔日长安开远门前曾矗立着标记万里疆域的土堠,如今国土收缩,竟退到了靠近原州的地方。如今离京城五百里之内的地方竟如此迫近,京畿之地半数沦为荒僻角落,通往西凉的道路也被阻断,难以通行。相连城池的边地将领却只知大摆宴席、寻欢作乐,每当听到这首《西凉伎》的曲子,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逐句剖析

"吾闻昔日西凉州":我听闻从前的西凉州,

# 西凉州:古代地名,在今甘肃武威一带。

"人烟扑地桑柘稠":人口稠密连大地都仿佛被覆盖,桑树柘树生长得茂密繁盛。

# 稠:密。,桑柘:皆为树木名,其叶均为养蚕的饲料。,扑地:遍地都是。

"蒲萄酒熟恣行乐":葡萄酒酿熟时,人们尽情享乐,

"红艳青旗朱粉楼":鲜红的旗帜与青绿色的酒旗飘扬,朱红粉饰的酒楼矗立街边。

# 青旗:古代酒家均悬挂青旗以为志。

"楼下当垆称卓女":楼下酒肆中当垆卖酒的女子,如同汉代卓文君般能干,

# 当垆称卓女:用卓文君当垆卖酒典故写酒楼中卖酒女。当垆,指卖酒。垆,酒店安放酒瓮的土台,也借指酒店。卓女,用卓文君当垆典。卓文君,西汉临邛(今四川省邛崃)人,善鼓琴。丧夫后家居,与司马相如相恋,一同逃往成都。不久同返临邛,自己当垆卖酒。这里泛指酒家妇女。

"楼头伴客名莫愁":楼头陪伴客人的歌女,名叫 “莫愁”,歌声婉转。

# 莫愁:古代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中说:“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候。”这里泛指助酒承欢的歌伎。

"乡人不识离别苦":当地百姓从未体会过离别之苦,

"更卒多为沉滞游":驻守的兵卒也多因安乐而长期滞留此地,不思归乡。

# 沉滞:逗留。,更卒:即“卒更”,守边士兵。《汉书·昭帝纪》: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皆勿收。”

"哥舒开府设高宴":哥舒将军开设府衙大摆宴席,

# 高宴:盛大的宴会。,开府:开建府署,制官属。古代刺史,多以将军开府统帅军事,故称外省督抚为开府。,哥舒:指哥舒翰。曾因战功封西平郡王。安史乱时出为元帅守潼关,因出战不利被迫降敌,最后被杀。

"八珍九酝当前头":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与醇厚的美酒。

# 八珍九酝:指美食名酒。八珍,八样珍贵食品,为炮豚、炮胖、驼蹄、鹿唇、貂胎,熊掌等。九酝,《西京杂记》:以正月旦作酒,八日成,名日酎,一日九酝。

"前头百戏竞撩乱":宴席前的百戏表演热闹纷繁,

# 百戏:歌舞、杂伎,又叫散乐。《唐书·音乐志》:“散乐者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之奏,秦汉以来,又有杂伎,其变不一,名为百戏,亦谓之散乐。”

"丸剑跳踯霜雪浮":舞剑弄丸的艺人动作敏捷,剑光如霜雪般浮动闪烁。

# 霜雪浮:形容舞剑时发出的闪光。,丸剑跳踯:指剑舞。

"狮子摇光毛彩竖":狮子舞中,“狮子” 的毛发光彩闪耀,鬃毛直立,

# 光:通“晃”。,狮子:指流行凉州地区的狮子舞。师,通“狮”。

"胡腾醉舞筋骨柔":胡腾舞者醉态婆娑,舞姿矫健而筋骨柔软。

# 筋骨柔:形容舞姿柔软。,胡腾:指胡腾舞。

"大宛来献赤汗马":大宛国前来进献能流出 “赤汗” 的宝马,

# 赤汗马:即大宛汗血马。,大宛:汉代西域国名,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赞普亦奉翠茸裘":吐蕃赞普也奉上翠绿色的裘皮大衣。

# 翠茸裘:用细柔的羽毛编织的裘。,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日赞普。

"一朝燕贼乱中国":一旦 “燕贼”起兵叛乱中原,

# 燕贼:指安禄山。安禄山攻陷长安后,自称雄武皇帝,改国号为燕。

"河湟没尽空遗丘":河湟地区全部沦陷,只留下空旷的荒丘。

# 空遗丘:只剩下荒丘。,没尽:安史乱后,吐蕃乘机占领河西,陇右一带。,河湟:指黄河和湟水。唐代惯以河、湟指甘肃、青海一带。

"开远门前万里堠":昔日长安开远门前曾矗立着标记万里疆域的土堠,

# 堠:古代用来标识路程的土堆。五里一单堠,十里一双堠。一说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开远门:长安城最北边的西城门。

"今来蹙到行原州":如今国土收缩,竟退到了靠近原州的地方。

# 原州:古代州名,在今宁夏固原一带。,行:暂时设立的意思。,蹙:迫近。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如今离京城五百里之内的地方竟如此迫近,

# 去:距离。

"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京畿之地半数沦为荒僻角落,

# 荒陬:荒凉的边隅。陬,角落。,天子县内:皇帝管辖的京畿地区。

"西凉之道尔阻修":通往西凉的道路也被阻断,难以通行。

# 修:远。,阻:不通。

"连城边将但高会":相连城池的边地将领却只知大摆宴席、寻欢作乐,

# 高会:盛大的宴会。,连城:唐置连城县,在广西岑溪县东南。从此诗内容看,疑非此地。或即连州,故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

"每听此曲能不羞":每当听到这首《西凉伎》的曲子,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 每听:一作“每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西凉伎》作为唐代文人元稹笔下的诗作,其诗中所描绘的《西凉伎》艺术形式,融合了《狮舞》与《胡腾舞》的表演特质,被视作《西凉伎》发展历程中的首个阶段。这一艺术形态不仅是中国狮舞文化的本源,更堪称中国传统舞剧的早期雏形。诗歌采用今昔场景对比的表现手法,将诗意与乐舞元素巧妙交融,以此展现当时凉州沦陷后,大唐国境日渐收缩的苍凉景象。同时,对边地将领沉溺宴饮享乐、忘却重振王朝声威的行径予以批判。全诗借乐舞题材论及历史兴衰,充分彰显出诗人难能可贵的忧国忧民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和四年(809),元稹创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之所以创作此作,是因他推崇李绅所作二十首新题乐府“雅有所谓,不虚为文”的创作态度,遂选取其中“病时之尤急者”的题材进行和诗。这种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改变了过去拟赋乐府古题的传统。此诗作为组诗第四首,承载着元稹关注现实、针砭时弊的创作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也是一首新乐府诗。全诗通过描绘西凉昔日的繁华与今时的衰败,揭露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写作手法

对比:全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以“昔日西凉州”的“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等繁华景象,与“一朝燕贼乱中国”后的“河湟没尽空遗丘”“荒陬”形成强烈反差,凸显战乱对国家的摧毁。

3. 分段赏析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这部分描绘了昔日凉州的昌盛景象。诗人首先勾勒出凉州人口密集、桑柘繁茂的繁荣画面,接着具体描写了人们在葡萄酒熟时尽情享乐的场景,还有当垆的女子和伴客的歌伎,以及热闹的百戏表演,包括狮子舞、胡腾舞等,同时提及周边国家前来进贡,展现出当时凉州的富足与大唐的强盛。“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堠,今来蹙到行原州。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县内半没为荒陬,西凉之道尔阻修。”安史之乱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湟地区沦陷,只剩下空旷的山丘,曾经远达万里的疆土如今收缩到了原州,京城附近也有一半沦为荒僻之地,通往西凉的道路被阻断,国势衰微的景象令人痛心。“连城边将但高会,每听此曲能不羞。”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面对国家的破败,边城的将领们却只知宴饮作乐,诗人直接斥责边将的无耻,也委婉地讥讽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无能,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对边将不作为的愤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使东川·江花落》

下一篇:唐·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