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ǐ
使
dōng
chuān
·
·
zhī
hóng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píng
yáng
chí
shàng
zhī
hóng
chàng
wàng
shān
yóu
shì
shì
tóng
hái
xiàng
wàn
gān
竿
shēn
zhú
zhī
hún
liú
zhōng

译文

平阳池边那斜伸的花枝开得正红,在山间驿站怅然远望,事事都与往昔相似。我又来到万竿深竹之中,只见一枝红花正全然横卧在碧绿的流水里。

逐句剖析

"平阳池上亚枝红":平阳池边那斜伸的花枝开得正红,

# 亚枝:花枝低垂。,平阳池:长安郭子仪亲仁坊宅中的园池。

"怅望山邮事事同":在山间驿站怅然远望,事事都与往昔相似。

# 山邮:山中驿站。

"还向万竿深竹里":我又来到万竿深竹之中,

# 竿:一作茎。

"一枝浑卧碧流中":只见一枝红花正全然横卧在碧绿的流水里。

# 一枝:指亚枝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使东川·亚枝红》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明地点与所咏之物,描绘出平阳池畔那娇艳的亚枝红,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次句诗人伫立凝望,山间邮亭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往昔相同,然而心境却已悄然改变,怅惘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笔锋一转,将视线聚焦于深竹丛中那一枝横卧在碧流之上的亚枝红,画面清幽雅致,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深意。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借亚枝红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往昔的回忆,又有对当下境遇的感慨,更隐含着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深沉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和四年(809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东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平阳池上垂枝红花、万竿深竹与碧流构成的画面,营造出静谧又带怅惘的氛围,表达了行旅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句“平阳池上亚枝红”,诗人以平阳池畔的亚枝红桃花起笔,将记忆拉回往昔与友人共赏的场景。这抹艳丽的红色,不仅是自然之景的描绘,更为全诗奠定了怅惘的基调。次句“怅望山邮事事同”,笔锋陡转,诗人身处山间驿站,眼前的景物与往昔并无二致,然而心境却已大不相同。“怅望”二字,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往昔的欢乐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几分感慨。第三句“还向万竿深竹里”,诗人将视线投向深竹丛中,画面由远及近,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深竹的幽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互映衬,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尾句“一枝浑卧碧流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于深竹丛中发现一枝横卧在碧流之上的亚枝红,宛如一颗被埋没的珍宝。这枝桃花,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象征着被埋没的人才。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深沉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的回忆与对当下境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下一篇:唐·佚名《福州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