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恃容色":美貌的女子依仗自己的容颜,
"青春矜盛年":青春年少的人自负于盛年时光。
"自言晓书剑":自己说知晓书中的道理和剑术,
"不得学神仙":却不能去学做神仙。
"风云落时后":风云变幻之际总是落在时运之后,
"岁月度人前":岁月却在不经意间从人前匆匆流过。
"镜中不相识":对着镜子都快认不出自己了,
"扪心徒自怜":拍着胸口只能白白地自我怜惜。
"愿得金楼要":希望能得到《金楼》中的精要,
"思逢玉钤篇":期望能遇见《玉钤》这样的篇章。
"九龙游弱水":九条龙在弱水中遨游,
"八凤出飞烟":八只凤凰从飞烟中飞出。
"朝游采琼实":早晨出游采摘琼树的果实,
"夕宴酌膏泉":傍晚设宴饮用甘美的泉水。
"峥嵘下无地":神仙居处高峻得下面仿佛没有大地,
"列缺上陵天":闪电般的速度向上直冲云天。
"举世聊一息":整个世间不过是短暂的一息之间,
"中州安足旋":中原大地哪里值得留恋徘徊。
北齐至隋初文学家
颜之推(530?~590?),北齐文学家。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等。齐亡入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颜之推能诗赋,尤善为文,辞情典丽。其诗质朴而略见藻绘,亦不乏清拔之句。其赋文致清远,今存《观我生赋》。曾作《颜氏家训》二十篇,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训诫子女,其中《文章篇》专论文学问题。其又曾作志怪小说,今存《冤魂志》。
1. 分段赏析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这两句诗中“恃”“矜”二字生动地刻画了世人自恃青春容颜与时光的状态,为后文难以得道成仙做铺垫,也暗示了这种心态的虚幻。“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这两句诗中“自言”体现了世人的自负,认为自己知晓书剑之道,却无法实现学仙的愿望,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这两句诗中“落时后”“度人前”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的无情,人们在时光面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易逝的感慨。“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通过对镜自照和扪心自问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在时光流逝后的无奈和自我怜惜之情。“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这两句诗中“愿得”“思逢”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之道的向往,希望能得到蕴含仙道精要的典籍,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神仙世界的奇幻景象,九龙在弱水中遨游,八凤从飞烟中飞出,营造出一种神秘、美妙的氛围。“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进一步描绘了神仙逍遥自在的生活,早晨出游采摘琼树的果实,傍晚设宴饮用甘美的泉水,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这两句诗中“峥嵘”“列缺”等词生动地描绘了神仙居处的高峻和速度之快,突出了神仙世界的超凡脱俗。“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这两句诗中“聊一息”“安足旋”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的感慨,认为世间短暂如同一息之间,中原大地不值得留恋,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坚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