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烟鹤唳":野外的溪水边,烟霭中鹤在鸣叫,
# 唳:鸟鸣。
"楚天云雨空":楚地的天空中,云雨茫茫一片空濛。
# 楚天:楚地的天空。
"玩舟清景晚":傍晚在清澈的景色中泛舟游玩,
"垂钓绿蒲中":在绿蒲丛中悠闲地垂下钓钩。
# 蒲:水草名,根可食用,叶可编织席、扇、包等。
"落花飘旅衣":落花飘落在行人的衣裳上,
"归流澹清风":归流的溪水荡漾着清凉的微风。
# 澹:同淡。
"缘源不可极":沿着溪流的源头探寻却没有尽头,
# 极:穷尽。,缘:沿着,循着。
"远树但青葱":远处的树木只呈现出一片青葱。
# 但:只是。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诗人游溪时所见雨过云轻、玩舟垂钓、清风落花、远树青葱等景色,营造出清幽恬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溪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沉醉,以及悠然自在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从空间着笔,描绘出野外溪水边,烟雾缭绕中鹤鸣声声,楚地上空云雨缥缈、空旷寂寥之景。“野水”“烟鹤”“楚天”“云雨”等意象组合,营造出开阔而空灵的意境,奠定了全诗清幽的基调。次句:诗人以细腻笔触,刻画自己傍晚时分在清澈的溪景中泛舟游玩,于绿蒲丛中悠然垂钓的情景。“玩舟”“垂钓”的动作描写,体现出诗人的闲适自在,融情于景,展现其对溪边生活的喜爱。第三句:“落花”飘落于旅人衣裳,“归流”带着清风徐来,从视觉和触觉角度写景,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也暗示诗人如“旅衣”般置身自然的惬意,物我相融。末句:诗人沿着溪流探寻源头,却望不到尽头,只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以景结情,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这清幽山水的沉醉与眷恋。
上一篇:唐·李白《赠薛校书》
下一篇:唐·杜甫《返照》